上海采风月刊
《上海采风》办刊宗旨定位为把握城市气质,品味上海生活、发现上海、导航上海的城市杂志,其内容贴近生活,视点独特,强调“独家新闻”,聘请名家开辟专栏。《上海采风》不主张花花绿绿的娱乐新闻,也不沉溺于晦涩枯燥的说教,致力于在通俗中体现深度,在深刻中保持轻松,进一步张扬个性、思想性以及时代精神,既和时代同步又能超越时代。
文集访问量: 11934 次
音乐列表
王焱冰大山,原名马克·罗斯维尔,中文名路世伟。他在中国20多年间,广泛参与各类活动,从相声、节目主持、戏剧表演、出版到教育等,致力于构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2004年,大山被评为“北京十大杰出青年”,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名外国人。2006年,大山...
胡凌虹李坚,著名钢琴演奏家及指挥家,生于上海音乐世家,6岁时就开始跟随其母——著名小提琴家俞丽拿学习小提琴,同时跟随上海音乐学院洪腾教授学习钢琴。1981年,年仅16岁的李坚在巴黎参加了享有盛誉的玛格丽特·隆一雅克·蒂博国际钢琴大赛并荣获大奖,并...
胡凌虹今年年初,经过了三年的精雕细琢,歌手阿朵推出了全新个人专辑《宝藏》。不过享受成果没多久,她很快就投入到新的创作中。前一阵,这位来自湖南的土家族姑娘,又回到湘西进行了采风,为了寻根,也为了探索适合自己的音乐之路。也许很多人会好奇,在“蝉噪林逾...
何菲房事中国人见面,习惯问对方一些私人的问题,也算一种招呼语。早年,见面时一句“吃饭了吗?”,算是问候。对方并不觉得突兀。“吃过了”或“还没呢”,算作答复。后来,离婚成为时尚,见面语成了“离了吗?”。要是说离了,问者用一句“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表...
刘莉娜国庆节(NationalDay),是一个国家最隆重的政治性节日。“政治性”听起来是个千里之外的词儿,可后面跟上“节日”二字,在我们中国,就顿时平添出亲近来。是的,政治太远,我们只话节日。其实作为公民的一份子,国庆带来的节日感更多地体现在生于...
方毓强记者、作家、摄影家、旅行家。硕士。热衷于研究文史哲经,关注人类学。信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关注中外文化的交流。访问过欧美亚20余国。发表文字数百万。在多个国家举办个人摄影展。舶来品的命运中国人总喜欢在本民族对于“舶来品”的消化、接受、融...
安谅安谅中国作协会员,上海作协会员,经济学博士,在某机关任职,啃书与码字为一生嗜爱,偶著短文,乃忙中啜饮咖啡,过把瘾也。法国的卢瓦尔河虽不如塞纳河闻名,但作为法国第一大河,她的美丽却是十分迷人的。而在万顷绿林中不时闪现的古城堡以其纯粹的欧洲风情和...
王勉王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就职于上海松江区某部门。出版散文集《那些人那些景》等多部;主编《语文新阅读》等十多种书籍,作品被收入中国新文学大系等书种。四十年代的上海滩,苏青与张爱玲可谓双峰并峙,她锋芒毕露的个性、辛辣老道的文笔,无啻于乱世战火中的一...
罗燕罗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主演过多部电影,后赴美留学,获波士顿大学硕士学位。2001年作为总制片人,为环球影业公司制作电影《庭院里的女人》,成为第一个在好莱坞八大公司担任主制片及编剧的华人。互联网及其延伸产品的诞生,给我们做电影的自由职业...
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电影、大众文化和批评理论的教学与研究。9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与中国当代文化关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前瞻性的研究,著有《在边缘处追索》《大转型》《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