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采风月刊
《上海采风》办刊宗旨定位为把握城市气质,品味上海生活、发现上海、导航上海的城市杂志,其内容贴近生活,视点独特,强调“独家新闻”,聘请名家开辟专栏。《上海采风》不主张花花绿绿的娱乐新闻,也不沉溺于晦涩枯燥的说教,致力于在通俗中体现深度,在深刻中保持轻松,进一步张扬个性、思想性以及时代精神,既和时代同步又能超越时代。
文集访问量: 10836 次
音乐列表
陆寿钧作为一位原先在电影厂里画布景的人,我始终认为,我在退休前后的20年间,之所以能或独立或合作创作出不止20部可供投拍的影视剧剧本,是与“众擎易举”四字分不开的。为此,我在70岁以后至今的十余年中,在回顾自己的影视创作生涯时,常会情不自禁地写下...
朱少伟最近,又一次拜访著名海派作家李伦新。在闲聊中,我提及:“28年前,您的《梳头娘姨传奇》在《解放日报》连载期间,据传上海福州路一家理发店有两个理发师发生争执,原因是为了抢报纸看连载。这部长篇小说折射的昔日老城厢风情,很吸引读者。”他笑道:“小...
何筱山一个戏曲演员,想要在舞台上站稳脚跟,有所作为,获得观众称赞,如果没有十年八载唱、做、念、打基本功训练的话,谈何容易。我出身在流动戏班乐队武场,那些大锣小锣,都能拿得起放得下。但真正练功学戏是在抗战胜利后,我一家重返上海(1946年),13岁...
陈敬标编者按:2023年4月3日,越剧表演艺术家孟莉英在上海逝世,享年89岁。孟莉英1934年12月出生于上海,她在越剧《红楼梦》中塑造的“紫鹃”一角最令观众难忘,她亦曾被周恩来总理亲切地唤作“小紫鹃”。她不仅在越剧艺术上造诣颇丰,而且在公益事业...
编者按:著名翻译家、文学家,复旦大学教授夏仲翼先生于2023年5月28日凌晨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逝世,享年92岁。夏仲翼曾任复旦大学外国文学教研室主任、外文系副系主任、俄罗斯语言文学和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苏联文学兼聘博士导...
任仲伦李亦中编者按:4月21日,是著名导演黄蜀芹逝世一周年纪念日。黄蜀芹导演1939年9月出生于上海,1964年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后,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工作,跟随谢晋在电影《啊!摇篮》和《天云山传奇》中担任副导演。1981年开始独立拍片,先...
海弦姚慕双、周柏春(以下简称姚周)是泰斗级艺术大师,其独到和精湛表演是上海滑稽界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今天纪念姚周,就是要传承和弘扬其一以贯之的“蜜蜂精神”。在新中国滑稽艺术史上,姚周与“蜜蜂”两字有着不解之缘,其1950年创建的滑稽剧团即以之为名...
2023年,是上海淮剧团建团70周年,日前“都市新淮剧”开山之作《金龙与蜉蝣》(传承版)上演,演员乐队舞美全线接班,实现了代际传承。“都市新淮剧”探索了30年,而剧作家罗怀臻、表演艺术家梁伟平也结下了30多年的深厚友谊,一路同行共同创作了“都市新...
木曰雨为回顾和总结秦怡同志的艺术成就,弘扬一位百年中国电影史上的先行者和耕耘者,一个永怀赤红丹心的“人民艺术家”的崇高精神,5月9日下午,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姜学贞2023年5月19日至21日,“中国杂技演艺发展和中国杂技教育——第六届上海国际杂技教育论坛”在上海文艺会堂举行。论坛由中国杂技家协会和上海市文联主办,中国文联杂技艺术中心、中国杂协杂技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杂技家协会、上海市马戏学校、上海杂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