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
《当代人》杂志是河北省文联主办的资深文学月刊,原名《河北文艺》,创刊于1949年11月。曾先后改名为《蜜蜂》、《河北文学》、《小荷》,于1993年改名为《当代人》。创刊半个世纪以来,她刊发了许多闻名于国内外的优秀作品,如梁斌的长篇小说《红旗谱》(节选)、《播火记》(节选)、田间的长诗《赶车传》(节选)、刘流的长篇小说《烈火金刚》(节选)、徐光耀的中篇小说《小兵张嘎》、张庆田的《"老坚决"外传》等,为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繁荣文学艺术事业做出了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人》用审美的眼光和文学的笔触反映当代社
文集访问量: 8685 次
音乐列表
杨枥母亲周身散发的气息,告诉我她很抵触目前的处境。雪白的床,雪白的墙,就连一把小木椅,也被一层白漆裹着。母亲不耐烦白色。十岁那年,表姨给我买个白底粉花的塑料发卡,母亲硬给套上了粉红色的布条,若不是父亲因咯血刚出医院,我定会不依不饶,到他面前诉说母...
毅剑行走的故道水的力量,水的神奇,水的触目惊心的创造力和毁灭性,在这里一再的重叠着,又一再的堆积——在时间的深处,一切可能或不可能的奇迹,都被一河泥黄的水创造并改变着;俗语所谓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也是从这里流传开来的吗?千百年来,古老...
邓跃东我们湘西南的雪峰山里,植被茂盛,山青水绿。山中水田连片,风从稻野吹过,带来了阵阵凉爽,还把丝丝芬芳吹入心田。过去,因为很少受到外部影响,山里生物品种较多,常见的爬行动物长虫,多得如树根。长虫多了,生态就不平衡,不去除一些就会影响日常生活,时...
张映勤蒲扇上世纪70年代,到了夏天,家家户户都离不开扇子。折扇、团扇、鹅毛扇,纸的、绢的、塑料的,形形色色,式样繁多,材质各异。这其中人们用的最多,家家必备的无疑就是芭蕉扇,它是人们暑天不可或缺的纳凉工具。芭蕉扇其实不是用芭蕉叶,而是用蒲葵叶做成...
蒋蓝杏花是比较寻常的花,在成都平原很容易见到。每年2月底到3月上旬次第开花,至寒露而落叶,桃树、梨树则在清明节前后开花萌芽,故民间有“桃花开、杏花败,李子花儿才开开”的农谚。也许当地人更看重桃树的经济利益,龙泉山著名的蟠桃树漫山遍野,硬枝盘空,撑...
黄军峰爷爷和一头牛在我还是个孩子,刚刚懵懵懂懂记住生活点滴的时候,我从我的爷爷,一个地地道道的乡下老头儿那里认识了这头牛。爷爷是在一个严冬的早晨,把一头刚刚降生不久的小牛用平板车拉回家的。听爷爷说,小牛的娘,也就是老母牛死了。还在哺乳期的小牛眼看...
秦羽墨瓜地中最后一颗西瓜正在发出成熟的声音。那是夏日将过秋天还未来临的午后,我听见了。俯下身,将头贴到瓜上,手轻轻拍击两下,耳际顿时传来了清澈的涤荡之音,如同拍在自己头顶,脑袋中好像有一个封闭的乐器,或者关了一只小兽,在里面拼命冲撞。我不敢太用力...
封秋昌梅洁《长城文论丛刊》主编刘向东约我写《梅洁论》。于是,我从2018年1月开始阅读梅洁700万言的作品,到4月18日完成初稿(2.6万字),历时4个月。这是我写一篇文章用时最长、字数最多的一次。梅洁的作品有诗歌集、散文集(多卷)和报告文学集(...
黄桂元我常常惊叹于虽然的笔耕不辍。按说,身为中学一线语文教师的虽然,课程压力之重可想而知,其业余写作环境和时间难言优越,她却总能以行云流水的写作姿态示人,小说、童话、散文的新作问世已成家常便饭。虽然的取材往往无关乎“宏大叙事”,而是着意于凸现底层...
父亲去世是我有生以來经历的最大伤心事,以此为内容写过一个短篇《红鬃绿马》,写完还有伤心表达不尽,又写《天长地久》。《天长地久》写的是母亲,她与父亲相伴四十四年,两人生儿育女,甘苦与共,患难相从,虽不是上佳的鸾凤和鸣,也是夫唱妇随,最终全化为天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