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
《金山》杂志(下半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1035/I,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5-9407,邮发代号:28-161。刊载有关中国古今文学流派、农业问题、文化建设发展、经济纵横、艺术教育、语言研究为一体的学术研究论文,以及科学技术和学术消息等。主要栏目:文学评论、文史在线、外国文学、古典文学、文化建设、影视文学、艺术审美、艺术教育、语言研究、素质培养、教育视野。它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龙源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正刊,江苏省一级期刊,全文上
文集访问量: 15475 次
音乐列表
相裕亭夏天快过去的时候,中国作协通知我到北戴河“创作之家”去休假。报到的那天早晨,我在一楼大厅办完入住手续后,一手拿着房卡和一沓子红红绿绿的饭票,一手拉着行李箱往右边宿舍楼里走。门厅平台那儿,迎面看到陕西作家吴文茹(之前我们不认识),四目相对时,...
顾建新中国微型小说风雨兼程,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四十年。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昔日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从当初的不被认可,甚至是蔑视中走来,如今成为了小说的“四大家族”之一,进入了鲁奖和中国作协年度评选的范围,昂头挺胸地大步跨进了文学殿堂。中国的...
刘建超老街的清晨,有两种人最忙碌:挑担卖菜的和担尿赶路的。老街人嘴刁,吃菜讲究新鲜水灵。卖菜的主直接从菜园里摘得新鲜蔬菜,在潺河边淘洗去泥沙,用稻草绳绑扎结实,新鲜的叶子菜摆放在箩筐里,挑起担子沿街叫卖,吆喝声有板有眼,有腔有调。老街从明末清初磕...
俗话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但若要将职业细分的话,还远远不止七十二行,而担家这一行又可以细分为很多种类。冯骥才的挑山工是写担家的经典之作,由此有了不畏艱难勇挑重担的挑山工精神之说。但既要突出挑山工的吃苦奉献精神,还要将着墨点放在难登大雅之堂的屎尿...
李尧隆小徐回老房子取东西。发现前几天卖掉的父亲生前那辆旧摩托车静静地停在小院门口,后架上夾着信纸:“前天在废品收购站看到徐所长的摩托车,想都没想就买了回来。感谢徐所长用了一年多时间苦口婆心地教育,才终于把我那个不争气的儿子从网吧拉回到教室里,十天...
逸云过小清河往南走,看到一个路口。路口有个包子铺。老天说:“往西走,路南的村子都能换瓜。换完瓜,来这里会合。”二兵麻木地点点头,说:“好的。”从早晨出门,他跟着老天已经走了一个多小时了。看到一个叫冯家的村子,他拐了进去。有个贴着报纸的宣传栏,对面...
农华酷夏,很热。远远望去那像一根铁柱,立在岗哨上。不,那是一个挺拔神武的身姿,着装整齐,头戴钢帽,腰束武装带,手持冲锋枪,站立在岗哨上。一个中年人手拎行李袋,见到哨兵一脸的惊喜,当他走近哨岗时,一个严厉的声音吓了他一大跳。“站住。”是哨兵发出的指...
高淑霞姐18岁时她6岁。昀哥比姐大一岁,这是姐告诉她的,姐晚上睡不着时总是把她摇醒跟她讲昀哥。其实她也喜欢昀哥,眼睛总是追着昀哥转。当然她不会像姐似的喜欢得睡不着。天一黑她的眼皮就打架,她就不得不把眼皮闭上。这些她不会告诉姐。姐和昀哥总拿她当小孩...
汪云飞清咸丰、同治年间,东乡城郊东北角的何坊、朗力、丁家分别出了三个人物:一个是清官何向宸,曾在安徽舒城当县令,后因灭蝗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一位是蛮子黄祥清,独自一人跟长毛(太平军)死拼,结果血洒坪里村附近的相公殿;这第三位就是丁家村的败家子丁四...
周长风早晨的“福记”生煎包子店里,人头攒动,一座难求。阿珠刚送完儿子去幼儿园,走进店里,点了一碗牛肉粉丝和两个生煎,看到旁边桌子还有个空位,就坐了下来。挨着她的,是一个带着男孩的少妇,她打扮得时尚漂亮,正对身边的小男孩喋喋不休地唠叨着:“快点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