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5519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林沐风
  • 青石板
  • 姑娘为谁红了眼
  • 蔚青
  • 北侨三叔
  • 宋家园
大兴安岭之恋 2023-11-09 08:48

徐友生大兴安岭位于中国最北端,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山脉南北纵向1200公里,在大兴安岭中穿行,令人顿生一股豪情。1979年的春天,我出差到大兴安岭地区,在相关单位认识了一位赵大哥,他看我是南方人,尤其热情,二人一见如故,交谈甚欢。东北汉子非常实...

浏览全文 阅读(29261)
纸质岁月的温情记忆 2023-11-09 08:48

张国娴我有一位本家叔叔,极擅长写毛笔字,每逢乡里人家有红白事,他总是被邀请到场。凭着一手好字吃百家饭,吃的是一种文化饭,这在我们老家是很受人尊敬的职业,我叔叔也总是被乡人高看一眼。记得我母亲去世时,灵棚里那个巨型的“奠”字就出自我这位叔叔的手笔,...

浏览全文 阅读(29263)
辘轳把响,辘轳摇 2023-11-09 08:48

贾东旭老家在辽北乡村,日日与水井与井台辘轳亲近交往。那是一个拥有三四百口人的大屯子,一条土道长街贯穿东西,道南道北两侧一码的土坯平房。一口老井坐落在屯子中间,古老的辘轳把搖起来吱嘎作响。农家人离不开水,畜禽离不开水,菜园子也离不开水。靠屯子两头的...

浏览全文 阅读(29221)
“山重”深处有人家 2023-11-09 08:48

黄丽娟去“水云间”。去古山重里的“水云间”。友人四年里曾来过七次,每次来了都不想走。受她的蛊惑,我们择良辰,于己亥年的第一天快乐出发。古山重,位于福建漳州,一个原汁原味的唐宋古村落。路远,千余公里。我们一路走走歇歇。抵达古山重,已是第二天的日暮时...

浏览全文 阅读(29265)
茶乡,行记 2023-11-09 08:48

张晶由于工作关系,多次去过茶厂、茶园。因了对于茶文化的特别钟情,也多次去过茶馆、茶社,在专业茶师的指导下,品茶、鉴茶、赏茶。甚至,在脱了“茶盲”之后,也装模作样地搞了个以茶为载体的聊天节目——校长茶约。“茶行”,是在春天成行的。因而,也就有了诗意...

浏览全文 阅读(29252)
基地“钉子户” 2023-11-09 08:48

张波从市到省,“全面建设文化产业高地”的宏伟规划目标早就“官宣”出去了,全市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石栅栏影视基地”却迟迟没能破土动工,这可急坏了负责这个项目的一班人。石栅栏村村支部书记于东亮半条老命,都丢在“基地”那块至今一毛不拔的土地上了,一年多,...

浏览全文 阅读(29254)

张波初三晚上的这顿无主题家庭聚餐,由馬军勤发起并约聚。我们一家三口从镇江、沈丹萍和乌韦两口子从北京、刘总一家从浙江台州赶往中心大酒店。结果,这顿虽说无主题的家庭聚餐,让沈丹萍和乌韦搭档表演的“相声”《被爱情“包夜”的那些浪漫的事》命题了。见过能说...

浏览全文 阅读(29249)

汝荣兴邵宝健的这篇《永远的门》,无疑已成为微型小说文坛上的一道足可以“永远”的风景。是的,当年,这篇讲述“单身汉郑若奎和老姑娘潘雪娥”的故事的作品刚一发表,便立刻深深地吸引并打动了广大的读者,并至今仍为大家所念念不忘、津津乐道,而其中原因,说来其...

浏览全文 阅读(29229)
永远的门 2023-11-09 08:48

邵宝健江南古镇。普通的有一口窨井的小杂院。院里住了八九户普通人家。一式古老的平屋,格局多年未变,尽管人们房内的现代化摆设是愈来愈多了。这八九户人家中,有两户是一人独居——单身汉郑若奎和老姑娘潘雪娥。郑若奎就住在潘雪娥隔壁。“你早。”他向她致意。“...

浏览全文 阅读(29216)
龙凤瓶 2023-11-09 08:48

蔡永平我朋友刘智生意做得大,还爱好收藏。闲暇时,刘智经常开越野车带我去乡下寻宝。这天,我们去四百公里外的阿沿沟,那是刘智下乡的知青点。一路上,刘智絮絮叨叨地念着房东赵大爷待他的种种好,说到动情处,热泪盈眶。来到阿沿沟,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白胡须的...

浏览全文 阅读(29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