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
《金山》杂志(下半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1035/I,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5-9407,邮发代号:28-161。刊载有关中国古今文学流派、农业问题、文化建设发展、经济纵横、艺术教育、语言研究为一体的学术研究论文,以及科学技术和学术消息等。主要栏目:文学评论、文史在线、外国文学、古典文学、文化建设、影视文学、艺术审美、艺术教育、语言研究、素质培养、教育视野。它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龙源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正刊,江苏省一级期刊,全文上
文集访问量: 14915 次
音乐列表
杨奕卿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在各地建起了水上救生会。现在这些救生会的遗址大多荡然无存,而只有镇江的救生会遗址,保存最为完整。清至民国年间,镇江、瓜洲的绅士在镇江西津古渡街设有救生、济渡两个慈善机构,常年救助渡江遇难者。这两个机构虽都已红船为标识在水...
万玉彤西津古渡是我市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它坐落于群山环抱之中,素有典雅之范。那一条条小巷,让我们好像回到过去。亭台楼阁、鸟语花香,难怪有许多人来这儿观赏呢!我们顺着台阶往上走,来到了有松竹梅之称的“三友堂”。原先它是小码头小学,而且原来两边遍植松...
唐燮雯今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空气清新,是个外出的好日子。我与王雪等同学,跟随着导游,一同去古西津渡游玩。我们先去了西津雅月楼,只见四处花红柳绿,姹紫嫣红。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座很气派的建筑——三友堂。三友堂的前面种满了松树、梅花和竹子,尤其是一种...
林芙竹西津渡三国时叫“蒜山渡”,唐代曾名“金陵渡”,宋代以后才被称为“西津渡”。这里原先紧邻长江,滚滚江水就从脚下流过。清代以后,由于江灘淤涨,江岸逐渐北移,渡口遂移至玉山脚下的超岸寺旁。走进古街,历史的踪迹随处可见。白墙黑瓦朱窗,漫步其间,才明...
李欣雅西津古街位于金山的东面,是建于清代保存至今的渡口街道。我拾阶而上先来到西津雅苑。苑中有许多古老的亭台楼阁和花草树木。其中,我喜欢的就是一个叫“三友堂”的地方。你知道为什么叫“三友堂”吗?因为“三友堂”门前,种着松、竹、梅三友。古人曾经多次用...
黄文婷镇江,素有“历史名城”的美称,到处是文明古迹,其中,小码头最具有传奇色彩,被誉为“镇江天然历史博物馆”的西津古渡,更是一道绵延千年的风景。那天,怀着对历史的敬仰,我和老师同学们一起踏上这条古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西津古街两侧的古玩字畫店铺。再...
魏泽著暑假期间,金山杂志社组织20多名中小学生到西津古渡采风,孩子们用笔记录下他们的感受……——编者西津古渡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300余年。古时候,这儿是连接江南、江北的水陆交通要冲。2008年8月12日,我随着金山杂志社采风团,来到西津古渡,观...
吴卫华古爷还老忍不住拿出瓷枕看看,不明白它为啥值那么些钱,一时喜,一时忧的,惹得神思恍惚。古爷有方瓷枕,卧狮造型,黑狮白底,尤其是那釉色,素净莹润,古爷很爱惜它。夏天,一张竹席,一方瓷枕,是古爷最惬意的消暑工具,每当炎炎烈日热气蒸腾的午睡时间,古...
徐志义黛玉悬梁自尽。紫鹃后悔万分,只说出书救命,却把姑娘的性命搭进去了。宝玉和宝钗成亲,黛玉气得吐血,VCD里在唱:“我心爱的人结婚了,新娘不是我……”黛玉感同身受,泪更是哗哗地流。见黛玉又流眼泪又吐血,紫鹃害怕,上去抱住黛玉说:姑娘要是活不成了...
杨先碧这是一座繁华的南方城市,濒临大海,雨水很多。但是,像现在这样的暴雨,却是百年罕见。这是一座繁华的南方城市,濒临大海,雨水很多。但是,像现在这样的暴雨,却是百年罕见。所有的人都说,有生之年都没有见过这样的暴雨。四处都是水帘,不一会儿城市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