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欣赏
《读者欣赏》是一份综合类艺术生活杂志。不为专业研讨,不是快餐文化,只为在机械年代,用轻松愉快的方式,带给读者高雅的情趣和至真至美的艺术享受。避免拘束,没有呆板,让您在都市的喧嚣中和家人一起经历视觉的奇妙旅程。这又是一本专注于文化、艺术、生活品位的高端杂志。创刊十年来,她以向读者介绍艺术、提高中国人的审美水平为己任,内容包括美术、摄影、设计、表演艺术、音乐、收藏、艺术大师介绍、历史文化全角度展现等。 每月一次的大型文化策划,轻松解读文化现象,与您一起品味文化艺术之美;每月一次的重要艺术专题,与您共赏艺术经典
文集访问量: 10750 次
音乐列表
“著处繁华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啮膝。此都好游湘西寺,诸军亦自军中至。”北宋时代的汴京,市民们在清明节时喜欢到汴河上去游玩,与杜诗中说的长沙人“好游湘西寺”的习俗,大致是相同的,张择端就是选取了这个题材来作画。《清明上...
周游盛唐之年,每到春天,长安曲江之滨都会掀起一轮又一轮的节日狂潮。其中最让人期待的,莫过于农历三月三日全民的曲江狂欢。杜甫在《丽人行》一诗中,忠实记录了杨氏姐妹游春的情景:“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均。绣罗衣裳...
彭治国隋代展子虔《游春图》的得名,来自画卷上宋徽宗赵佶用瘦金体题写的“展子虔游春图”六字。作品的主体是自然山水,桃杏盛开,绿草如茵的场景,让观者能直接观察到春天的气息和游者的心境。青绿山水的开山之作展子虔,渤海(今山东阳信)人,生卒年不详。据《历...
郝鹏“扬州好,第一是虹桥。杨柳绿齐三尺雨,樱桃红破一声箫,处处驻兰桡。”红桥本来只是扬州一座普通的桥,它的盛名来自文人的修禊雅举。开红桥修禊先河的是清代著名诗人王士禛。顺治十七年(1660年),27岁的王士禛踏上扬州大地,就任扬州推官之职。据载,...
王华『我来禊有自然兴,岂羡兰亭曲水滨。』每到春天,文人雅士们聚在一起,游山玩水、诗酒唱和、书画遣兴、文艺品鉴。他们以文会友、切磋诗画、娱乐性灵,引为历代文坛佳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恰逢“江南草长、群莺乱飞”的季节。按照旧俗,古人在这一...
木小六『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自古以来,人们就用『春』字来表达男女之间的情欲萌动。当春发之时,青年男女来到河边,洗手濯足,曲水流觞,成为春嬉中的一大要事。“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红楼梦》中为迎接元妃省亲而修建的大...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唐代韦庄的一首《思帝乡》,揭开了古人游春“令会男女”的神秘面纱。当世间万物逐渐苏醒的时候,人的春情也禁不住被大自然的春风催动起来。现藏于旅顺博物馆的清孙温所绘...
孟晖“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杜甫的《丽人行》宛如唐时曲江游春盛景的一帧快照,映现出的是热闹,是奢侈,是活跃着美食与歌舞的狂欢。春天来了,大家不约而同到郊外踏青赏花,同时开展娱乐与社交,这是自《诗经》时代就形成的古老传统。在唐代的长安,...
项里人『三日天气新,禊饮传自古。今人不好事,佳节弃如土。』今天提到春天的节日,立即会想起清明来,而上巳节已经很少被人提及了,甚至很多人从来都不知道中国曾有这样一个节日。实际上,游春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春季佳节『上巳节』。踏着松软的泥土,呼吸着清新的空...
春天,万物复苏,生命萌生,正是出门游春时。生活在现代的人们虽然保持了游春活动的习惯,却难以体会古人踏青赏春的真正含义。请跟我们一起,以一颗热爱春天的心去理解踏青,理解游春的文化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