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0682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蕙芯
  • 李椿
  • 谷一
  • 菊下香
  • 易梦
  • 香灵儿
姑苏繁华 2023-11-09 08:48

乾隆甚爱江南,曾在《御制南巡记》中总结自己的一生:“临御五十年,凡举二大事,一曰西师,二曰南巡。”其六次南巡,六下江南,必至姑苏城,每次都为此地的人文、风景赞叹不已。距离六下江南近240年后,乾隆“第七次”来到苏州,走进吴中博物馆。本次“下江南—...

浏览全文 阅读(29486)

山长水远怀大千,水清木华载人间。2021年4月,值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之际,“水木湛清华:中国绘画中的自然”校庆大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拉开帷幕。气韵天成是艺术创作恒久不变的追求。明代“公安派”文人袁宏道云:“趣,得之自然者深。”前人欧阳修亦有...

浏览全文 阅读(29331)
行者常至 2023-11-09 08:48

东门之云张立峰云海木小六罗元欣游必有方——古人为什么要旅行旅行是人类的天性。人类能够分布在世界各地,要归功于数百万年前祖先“走出非洲”的旅行。见于各种文献记载、有各类实物证据证明的人口迁徙,规模有大有小,但都说明广义上的人类旅行从未停止。而狭义的...

浏览全文 阅读(29337)

孙晓昕镜前的维纳斯委拉斯凯兹1648-1650年伦敦国家美术馆藏镜子是人类认识自己的工具。在镜子发明之前,人类通过洁净的水面看到自己的影像,古希腊神话中水仙神的故事正是人类认识自己的开端。水仙神那喀索斯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抱着他向预言家提西阿瑞斯...

浏览全文 阅读(29246)
疫情之后,艺术何为 2023-11-09 08:48

吴川淮春风已经苏醒布面油画95×129cm何多苓1982年疫情之后的艺术,还是要直指人心。艺术总是要直指人心的,但疫情使这种“直指人心”更尖锐、更焦灼。疫情之后,人们的心中留下了看不见的“伤口”,而艺术正是要把人们的注意力导引向世界上最温柔、最启...

浏览全文 阅读(29249)
中国篆刻 2023-11-09 08:48

中国篆刻是以石材为主要材料,以刻刀为工具,以汉字为表象的一门独特的镌刻艺术。它由中国古代的印章制作技艺发展而来,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既强调中国书法的笔法、结构,又突出镌刻中自由、酣畅的艺术表达,于方寸间施展技艺、抒发情感,深受中国文人及...

浏览全文 阅读(29199)

曾于里影片《九零后》中的“90后”们,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希季、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获得者许渊冲、翻译家杨苡、《让子弹飞》原著作者马识途等。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西南联合大学的...

浏览全文 阅读(29163)

希范2021年4月,话剧《生日快乐》在北京喜剧院上演。它讲述的是一个有关亲情与爱情的故事,其中亦包含着关于选择、捍卫与争夺的思考。导演邵斯凡致力于在虚构的故事中探寻生活的真实。他邀请了几位多年的老友共同创作这部《生日快乐》,力图通过它表现并探讨女...

浏览全文 阅读(29064)
刺身前传 2023-11-09 08:48

匡济脍,最初并非专指生鱼片,而是指切薄、切细的肉类。有关脍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根据甲骨文和考古资料判断,被加工成脍来食用的肉类,多为羊肉、鱼肉等,其中鱼脍多见于平民的餐桌。到了西周,情况有所改变,脍被当作一种尊贵的食物,用于祭祀、会盟...

浏览全文 阅读(29025)

王琳翻开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历史画卷,甘肃占有特殊而重要的一页。这里不仅是中国西北第一个红色政权诞生地,也是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地方。甘肃,是一片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当你踏上这片土地时,你的脚印便和无数红军战士的足迹叠加在了...

浏览全文 阅读(28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