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欣赏
《读者欣赏》是一份综合类艺术生活杂志。不为专业研讨,不是快餐文化,只为在机械年代,用轻松愉快的方式,带给读者高雅的情趣和至真至美的艺术享受。避免拘束,没有呆板,让您在都市的喧嚣中和家人一起经历视觉的奇妙旅程。这又是一本专注于文化、艺术、生活品位的高端杂志。创刊十年来,她以向读者介绍艺术、提高中国人的审美水平为己任,内容包括美术、摄影、设计、表演艺术、音乐、收藏、艺术大师介绍、历史文化全角度展现等。 每月一次的大型文化策划,轻松解读文化现象,与您一起品味文化艺术之美;每月一次的重要艺术专题,与您共赏艺术经典
文集访问量: 10738 次
音乐列表
刘明杉唐代银鎏金双蜂团花纹镂空香囊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古代女性的香薰生活和二花熏制的香品中国古代女子尤爱熏香,她们钟情于一种便携式的熏香具——香球。就是由金、银、铜等金属材料制成的镂空熏香圆球,球内是两个可转动的同心圆环,环内有一轴承和圆环相连的小...
张立峰丝路上的使者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他和副手们曾到达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天竺和于阗等西域各国,还带回许多国家的使者。从此之后,丝绸之路上使节往来,遂成常态。我国古代专门有一类描绘域外国度及国内少数民族向中原王朝进贡朝觐的画作,称为...
余思顺四时而适寒暑在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记述了一段“黄帝问养生道”的故事:黄帝向岐伯询问上古之人长寿的原因,岐伯回答说,上古时代通晓养生之道的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
张立峰七夕乞巧农历七月,又称“早秋”“首秋”,此时在节序上已经入秋。七月七日,又称“七夕”。七夕节大约形成于汉代,此后历代沿袭,及至宋代,节俗内容十分丰富,节事热烈达到鼎盛。宋代七夕又是晒书节,“皇朝故事,以七月七日为晒书节,三省六部以下,各赐缗...
张立峰在历代中国绘画作品中,以秋为题的画作不胜枚举。秋季的山水可以辽远宏阔,如何浩的《万壑秋涛图》、宋旭的《万山秋色图》,也可以小景清赏,如赵令穰的《秋塘图》、赵佶的《池塘秋晚图》。有些画家钟爱秋山晚翠,如关仝、王时敏的《秋山晚翠图》,有些画家喜...
李原昭《红楼梦》之“感秋深抚琴悲往事”千年悲愁一梦同秋天是悲伤和愁苦的,特别是在北方,秋风过处,落叶满地,秋雨落地,凉意升起,庄稼都被藏进了谷仓,动物们也在为过冬打算,大地开始变得荒凉,常常让人生发出无限悲叹。元鼎四年(前113年)的秋天,汉武帝...
如果把秋情、秋味,秋声、秋色,秋之节俗、秋养之道……一股脑随手倒进瓦坛,不用酝酿,不用发酵,就是一坛甘醇的佳酿,氤氲的芬芳能醉了岁月,醉了人心。秋若是一位骚客,落叶就是他手中的帛笺、笔底的文字,在秋风秋雨里诉说失意,在孤枕难眠时幽怨衰思;亦能抒发...
孙晓昕列奥纳多·达·芬奇很少涉及神话题材的作品,但有一幅名为《丽达与鹅》的作品被认为出自达·芬奇或其学生之手。无独有偶,与达·芬奇齐名的米开朗琪罗也很少创作神话题材作品,但一幅同名的《丽达与鹅》也被归为米开朗琪罗的名下。丽达是廷达瑞俄斯的妻子,斯...
陈振濂3个多月以后的2019年1月16日至2月24日,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将举办“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特展。预告消息一出,业内亢奋,书法圈和收藏鉴定圈人士奔走相告,以为必是近年来水平极高的“极品”展览。尤其是借展的颜真卿《祭侄稿》,是首次赴日...
微型鸟类剪纸雕塑剪纸艺术家NayanShrimali和VaishaliChudasama创作了一系列精致复杂的2.5D小鸟雕塑,每只小鸟都是先由一张纸裁剪成多个层次,每层都经过了细致的修剪,然后画上羽毛和更多的细节,并用水彩上色,最后将这些纸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