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月刊,属中国文联主管刊名为中国文学文艺界泰斗郭沫若先生题写。《民间文学》以刊载充满时代气息、贴近百姓生活的新故事及民间传统故事为主,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可读性和趣味性。
文集访问量: 15623 次
音乐列表
曾丛莲国庆节前一天傍晚,红星村委会主任曾为民难得准时回家吃晚饭。在饭桌上,他对父亲曾铁牛提议道:“爸,国庆七天长假期间,村委会干部轮流值班,我明后天放假,带你去成都旅游,你说好不好?”“不好。我知道你一直反对我做寿,想糊弄我出门玩一趟,把我下周的...
查中福这天,方大强从集上卖豆腐回来,看上去闷闷不乐的。他叹着气对儿子方昆说,最近生意不好做,因为集上多了一个赶毛驴车卖豆腐的人,年岁和他差不多,人们都叫他秦老大,是个大嗓门,一到集上就吆喝他的豆腐是毛驴拉石磨磨的,不用电磨。因为有毛驴当他的活招牌...
民文中国是最早发明种桑养蚕的国家,因蚕桑文化的发展,使得中华文明的纺织业领先世界数千年,所以才形成了中国人峨冠博带、宽袍大袖的服饰习俗。历史悠久的蚕桑文化,造就了古絲绸之国,有栽桑养蚕、春蚕吐丝,才有了丝绸的华贵与美丽。说起蚕桑文化、桑蚕的起源,...
王永刚一九四四年的一天,玉雕大师陆宗枋正在作坊构思新作,忽然仆人来报,说有个叫马旦的人求见。马旦?陆宗枋搜肠刮肚,也想不起来认识这么一个人,就让仆人把马旦打发走。仆人吞吞吐吐地说:“老爷,你还是去看看吧,我赶了他几次都不走,还在大门口跪下了,说要...
高伸武文身又称刺青,唐朝时一度非常盛行。刺青坊遍地开花,军营府衙的去一等馆文个遍体花绣,拉车扛货的没钱,四处凑凑也得找便宜师傅纹个花鸟草虫。那些街痞恶少就更不用说了,要是没个虎狮鹰鹞的文身,都不好意思出来见人。这些人混在一处久了难免官匪勾结,生出...
李慕雪清朝乾隆年间,有个叫陈秉书的读书人,大半生都在外做官,年近七十才叶落归根,回到家乡。虽然已经身无官职,但他心里却始终装着百姓,回来后不久就发现望江堤有多处损毁,倘若连降暴雨,必然引发决堤,于是向县衙建议及时修葺巩固。不料等候多日,新上任的梁...
丁秀红一庞和尚,西蜀成都人。其父庞龙,曾经官至兵部侍郎,却因为一件小事得罪了当朝大掌柜,被以莫须有的罪名,贬官回家为民。庞和尚聪明伶俐,读书过目不忘。凭他的聪明才华,考个进士那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可大考在即,大掌柜向皇上进言:凡罢官子弟,一律不得应...
刘龙飞“七七事变”前,上海十六铺洋行街有家陈氏海味行,老板陈昌义从南洋订购海产干货来沪销售。这天,陈氏海味行门外停下一辆汽车,从车上下来一个西装革履的日本男人,进门递上名片,自称是日本驻上海领事馆的买办本田太郎,想要通过陈氏海味行购买一大批南洋乌...
李永梅一程思危是城隍庙辖区的片警,休假回来刚上班就遇到一件特殊警情,有人在他摩托车的车把里塞了一封信,信封上笔迹拙劣地写着“十万火急”四个字。程思危觉得这事很奇怪,信是什么人塞的?有十万火急的事不打110,来报警还不进门,偷偷塞一封信就走,难道有...
舒仕明十多年前,眼看临近春节,李军天天算着回家的日子。偏偏雨雪从天而降,下了十天半月,不但没有丝毫停下来的迹象,还下得更大了。正值春运高峰,大量农民工返乡,可谓一票难求,火车站滞留的旅客越来越多,拥挤不堪,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超负荷状态。在外打工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