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林
《诗林》杂志创刊于1982年,是中国诗坛的一本老字号刊物,享有一定的声誉和地位。主要版块栏目:学院写作、21世纪诗人档案、新世纪诗人擂台赛、中国校园诗、爱情迷谷、21世纪诗学建设。
文集访问量: 12084 次
音乐列表
从青春到白头,历铭和我是30年老友;在老友圈的微信群里,我俩又是唯一的“怼友”。年轻相识是因为写诗,如今天天“互怼”则是因为我不再像当年专注写诗。和历铭见面相识是朱凌波的介绍。当时凌波刚从长春毕业回到家乡牡丹江,比他早毕业一年的我,已经在牡丹江日...
水子致村庄1这才是植物的奥义新生的芨芨草和野葵花是村庄唯物主义完美的密码劳作晚归的农人们穿过白杨林回到黄昏中的土坯房内在一盏煤油灯下,一碗小米饭香诱惑麻雀群带着整个林子从小村的宁静里飞出来那一刻,出生在1949年的父亲还在他的农田里那么多庄稼自由...
包临轩一个人在不同人的眼中,可能有着完全不同的感觉和解读。对我而言,苏历铭始终是我的大学同学,青年时代的伙伴,无论经历多少岁月,我们共同的记忆和情感的基点,都定格在风华绝代的20世纪80年代。离开母校吉林大学的辽阔校园已经30年了,我们大概都未感...
...
苏历铭多年以后我想起童年藏在烟囱下的信写给21世纪的自己远离故乡的日子老宅被悄然拆迁,无人注意到裹在灰土中的信封它们消散于往昔的风中故乡成为异乡,熟悉的长辈越来越少记忆中的城市只剩下几个老地名邻家安静如猫的女孩干净得像一幅画总在傍晚的小街上相遇慌...
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八十年代诗歌纪念馆馆长姜红伟编著的长篇诗歌史料著作《诗歌年代——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访谈录》两卷本(1977级卷、1978级卷),近日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以1977级、1978级大学生代表诗人作家为访谈对象,...
包临轩城市是一座文化盛典,其表层和内里都储藏着大量文化密码,需要有立场、有眼光的发现和解析,将来还可以引入大数据手段来逐一破解。长春就是这样的一座城,吉林大学等大学生诗歌创作群体及其毕业后的持续活力,由此形成的诗意氛围、高比例的诗歌纯度,使得长春...
致肩扛起地狱之门的人肇无眠多想活着——多想看看多彩的生活:看看孩子们的笑脸听听朋友们的嘱托享受一下父母的唠叨關心一下柴米油盐的生活多想活着——有人肩扛地狱的大门在疫情第一线忙忙活活盗来普罗米修斯之火选择一种高尚的人生选择一种做人的底色选择抛弃安稳...
鹧鸪天·怀思正是严冬三九期,披裘漫步柏竹西。重霾久雾一宵散,淡月轻风拂我衣。当时事,莫重提。不关风月与桥溪。相逢渐近尤欣喜,且把相思寄曲笛。鹧鸪天·迎故人归愚鲁愚痴愚且昏,当年曾负一枝春。梅开两度别亲旧,雪落千枝迎故人。今夜醉,黯销魂。相逢如梦且...
夏贺春白衣出征,时为冬日。英雄归来,春暖花开。谢谢你,我们的白衣天使。谢谢你,我们时代的英雄。是你们用血肉之躯为我们遮蔽风雨,是你们用满腔热血逆流而行,你们是最美的天使,和我们齐心协力心手相连,共擎那穿透暗夜的火炬,点亮春日暖阳的萌动。抗疫尚未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