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3671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南山2020
  • 九满
  • 林沐风
  • 我游冥冥
  • 菊下香
  • 沂河渔翁

毛若苓(北京工业大学国际学院,北京100124)离别是古典诗歌中最常见的描写对象之一。汉魏六朝时期的“祖道”活动,既是专门为远行之人举行的告别仪式,又是人们集会和社交的场合,其中往往会出现众人赋诗的情形,这正是《文选》中“祖饯”类诗歌出现的现实条...

浏览全文 阅读(26463)

刘士义(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山西太原030031)前言中国是诗的国度,诗体研究构成了中国古代文体学的重要议题。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其实质就是一部中国古代诗体嬗变史。中国古诗体系涉及诗本体及其诸多衍生体,诸如歌诗、乐府、歌行、近体等文体皆可视为因诗体...

浏览全文 阅读(26423)
“兮”的演进 2023-11-09 08:48

梁文勤(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楚辞研究所,江苏南通226010)“兮”在先秦多见于诗歌,《诗经》中凡324处;至于楚辞,屈原的作品除《天问》外,篇篇用“兮”,“兮”成为楚辞的文体标识。诸子散文中也偶见“兮”,不过依然和韵文有关。如《老子》中共有27...

浏览全文 阅读(26377)

李延欣(清华大学中文系,北京100084)《诗经·周南·兔罝》诗序曰:“《兔罝》,后妃之化也。《关雎》之化行,则莫不好德,贤人众多也。”郑笺云:“罝兔之人,鄙贱之事,犹能恭敬,则是贤人众多。”历代学者对于“后妃之化”及“贤人众多”的说法提出众多质...

浏览全文 阅读(26404)

罗燕萍(四川外国语大学中文系,重庆400031)钱锡生教授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唐宋词的传播和接受,时有厚重、扎实的书稿与灵动、细腻的论文不断面世。《化古为新——唐宋词对前人诗歌的接受》之研究路径始自钱教授耕耘多年的唐宋词传播接受研究领域,牵涉到不同文...

浏览全文 阅读(26412)

熊笃(重庆文史馆,重庆400015)一《平水韵》前承隋代《切韵》、唐代《唐韵》、北宋《广韵》《集韵》,后启元代《韵府群玉》、清代《佩文诗韵》,一脉相承,至今仍是格律诗遵循的传统韵书。《中华新韵》指1941年黎锦熙等编纂的、民国教育部颁布的《中华新...

浏览全文 阅读(26460)
曹贞吉佚诗佚文补辑 2023-11-09 08:48

赵红卫(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潍坊261061)曹贞吉(1634—1698),字升六,又字升阶、迪清,别号实庵,清康熙三年(1664)进士。历任内阁中书舍人、江南徽州府同知、户部广东清吏司员外郎、礼部仪制清吏司郎中、湖广提学道按察司佥事...

浏览全文 阅读(26386)

陈广忠(安徽大学文学院,安徽合肥230039)岳飞《满江红》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其中的“车”字,当代出现了两个读音,就是chē和jū。哪个读音是正确的?依据何在?为什么会出现分歧?一音读分歧现今对于“车”字的读音,标示的音读有3种:车(ch...

浏览全文 阅读(26423)

门岿(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天津300191)时光荏苒,掐指算来中国散曲研究会从1990年在石家庄宣告成立,纳入中国韵文学会,也就是韵文学会属下的曲学分会改组为散曲学会,到现在已经整整三十年了!三十年来这个民间学术团体从最初的二三十人发展到数百人...

浏览全文 阅读(26358)

徐艳丽(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300071;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湖南岳阳414000)“潇湘八景”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意象,最先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出现。中国传统诗、画艺术往往并行而生,伴随着绘画作品中“潇湘八景图”的出现,孕育出了文学作品中相应的题画诗...

浏览全文 阅读(26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