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韵文学刊
《中国韵文学刊》是中国韵文学会和湘潭大学学联合主办的学术理论刊物。本刊以繁荣中华学术、弘扬中华文化为宗旨,探讨中国韵文的特点和发展演变的规律,研究诗词曲等中国韵文的作家和作品,并酌登少量现代和当代的韵文创作。
文集访问量: 3677 次
音乐列表
刘嘉伟,严楚乔(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221100)元代实行上都和大都的两都巡幸制。仅以大都来说,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人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交流汇通于此,使大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具包容性的国际化大都市,令马可·波罗、鲁布鲁克等西方...
吴大顺,陈倩(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541000)《文选》是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组织编纂的一部大型诗文总集,选录乐府诗共40首,其中陆机作品17首,占《文选》全部乐府诗近一半。陆机乐府诗在《文选》中的比重十分突出,这一现象值得关注。本...
陈莹(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89)乐,是人基本的情感体验,人类先天对感性欲望的追求是其萌发的土壤。在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哲学理性思维作用下,乐的情绪生发出超越情感的道德体验,成为传统士大夫文人立身处世、修身体道的心灵坐标。“乐”包含着丰富...
林宗毛(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0234)学界对于潘岳诗歌的研究多集于五言一体,而对于其四言则鲜有措意,个中缘由概如王澧华《两晋诗风》所云:“潘岳才如江海,后世所重,每在其五言佳构。”诚然,自南朝以降,潘岳与西晋五言诗的关系便一直为后人所揄...
陈圣争(楚雄师范学院人文学院,云南楚雄675000)乾嘉时期是清代诗歌和诗学的一大繁盛期,其时诗家辈出而流派纷纭、诗说诗论叠兴,其中以沈德潜为代表的“格调说”、袁枚“性灵说”、翁方纲“肌理说”三大诗学理论相继兴起而蔚然成风,应者云集,几乎笼罩了整...
樊宝英(浙江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浙江杭州310023)金圣叹评点文学作品非常重视读者的“手眼”。一方面,他领异标新,迥出意表,以卓识巨眼将《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西厢》勘定为“六才子书”,可谓别具一格,为人称道。王...
郑佳琳(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100071)关于西晋隐逸思想及其与文学的关系问题,以往研究着眼于概括西晋隐逸之风整体特征,并提出招隐诗为山水诗之滥觞。而对于西晋隐逸思想内部的复杂性、西晋隐逸文学史自身的流变脉络,学界目前尚缺少深入细致的考察、描述。...
陈颖聪(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专上学院,香港999077)严羽批评宋诗“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认为这样的诗“终非古人之诗”。在严羽的话语中,“文”与“议论”属诗的表现形式,“才学”属诗人的修养,因此,明代复古诗论者接过这个说法的时候,往...
刘全志,凌彤(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一问题的提出:《公刘》系年诸说平议《大雅·公刘》是《诗经》中的“颂史诗”。关于《公刘》的写作年代,当代学者基本认定为西周中晚期的作品,其中李山先生的恭王说、马银琴先生的宣王说颇有代表性。“恭王说...
贠娟,李中耀(新疆大学人文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9;新疆教育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竹枝词,又名“竹枝曲”“竹枝”“巴渝歌”“巴歌”等,本是古代巴渝地区的古老民歌,自唐刘禹锡、白居易等人开创了文人竹枝词的先河,奠定了文人竹枝词的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