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韵文学刊
《中国韵文学刊》是中国韵文学会和湘潭大学学联合主办的学术理论刊物。本刊以繁荣中华学术、弘扬中华文化为宗旨,探讨中国韵文的特点和发展演变的规律,研究诗词曲等中国韵文的作家和作品,并酌登少量现代和当代的韵文创作。
文集访问量: 4274 次
音乐列表
何跞(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300071)一从元散曲的“豪放”说起对于元代散曲的风格问题,学者通常用“豪放”、“清丽”来概括。二十世纪初任中敏作《散曲概论》,将元散曲分为“豪放”、“清丽”、“端谨”三派,并认为“豪放最多,清丽次之,端谨较少”,“实...
汪超(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总集”其名盖肇始于南朝阮孝绪《七录》,其书今唯余一序,据《七录·序目》可知:《七录》内篇四“文集录”分为四部,其三为总集部,16种;其四为杂文部,273种。两部共计289种。《隋志》将《七录》的“总集...
赵惠俊(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一剪梅》词调是唐宋词创作中一个并不太流行的词调,不仅其出现时间不能上溯至唐,而且在现存二万余首宋词中,也只有62阕《一剪梅》词作留存。但是在这62首《一剪梅》中间,出现了两首彪炳词史的佳作,这两首词的广...
陈明霞(铜仁学院中文系,贵州铜仁554300)“文学史是一个审美生产和审美接受的过程。……文学接受理论把本文看做一个生生不息的对象化产物,认为接受活动是读者对作品的主动选择、具体再创造并重新发现其意义的过程。读者通过自己的接受活动,参与了作品意义...
张福清(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广东潮州521041)苏轼(1037—1101)是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天才,在诗、词、文、赋、书法、绘画等方面均代表了宋代文化的最高成就。苏诗无一首集句诗,苏词今存5首集句词。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1045-1105)...
吴华峰(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清代诗人厉鹗(1692—1752)共作过三百首《游仙诗》,形成一组规模庞大的七绝组诗。他本人对这些作品非常欣赏,甚至自负,这从其《再续游仙百咏序》中可见一斑:曩作前、后游仙凡二百首,《前游仙》...
邓富华(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上海200433)童冀,字中州,浙江金华人,元末明初诗人,有《尚絅斋集》存世。朱元璋在元至正十八年(1358)攻下婺州,即召童冀等人进讲经史、敷陈王道,后来征其入书馆,并任全州、湖州、北平府学教授。陈田在《明...
龙成松(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戏谑作为一个双声连绵词使用已久,本是一种言语调笑方式。《尔雅》云:“谑、浪、笑、敖,戏谑也。”又《诗经·卫风·淇奥》:“善戏谑兮,不为虐兮。”毛传:“宽缓弘大,虽则戏谑,不为虐矣。”郑笺云:“君子之德...
王澧华(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上海200234)一晋初郊庙歌辞引导开国诗风郊庙歌辞的文学意义,历来未受重视。包括昔人诗话,几乎不约而同,集体掉头而不顾。其实,各朝正史,对此每每郑重其事。魏晋“禅让”之前,长达20年的政治较量,刀光剑影,血雨腥...
詹安泰夏娱整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400015)詹安泰(1902-1967),字祝南,号无庵,广东饶平人,毕业于广东高等师范和广东大学中国文学系。1938年起,任中山大学教授,担任中文系主任、古典文学研究室主任。一生致力于古典诗词研究,著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