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
《长城》大型文学期刊由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办。1979年6月创刊,自创刊以来,始终坚持厚重沉实的刊风,典雅与朴拙共存,大气与锐气并举。三十多年来,《长城》始终致力于打造全国优秀文学平台、思想平台。汇集名家力作,突显新锐实力;发自生命,抒写真情;以多元形式,挖掘丰富的人性内涵,闪耀平凡中的人性光辉。《长城》多年来所标举的名家栏目“双月观察”“文情关注”“生命迹寻”“记忆学术”“世界人生”“喧嚣深处”“二十世纪”“文学品质”“编辑与80年代文学”“矮纸斜行”“新世纪:文学现场”“经典作家重解”“文事新说”“域外读
文集访问量: 3960 次
音乐列表
张峻1都说兄弟如手足。对于胞弟张杰,我还没有像熟悉自己手脚那样熟悉他。原因,我十六岁离家,也就离开了他;他一直固守家乡热土,哥俩再也没有像儿时那样朝夕相处。儿时的记忆很有趣。我五岁多的朦胧印象:烈日炎炎的夏日,全身只穿着小裤头的我,晒得脊背发痒。...
田建民鲁迅小说《非攻》作于1934年8月,没有在报刊发表即直接编入1936年1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的《故事新编》。作品以墨子“阻楚伐宋”的历史记载为素材,正面塑造了“摩顶放踵利天下”的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与实干家墨子的高大形象,并阐发...
张新颖一、救亡形势下不合时宜的反复论说一九四〇年二月下旬,沈从文写信跟大哥说:“我杂事过多,近又同朋友办一杂志,每月必有一万字文章缴卷……”(《沈从文全集》,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18卷381页。以下引本全集,只标卷数和页码,卷数和页码之...
李姝“底层”一词出现于当代文学的研究视阈,见于批评家蔡翔的散文《底层》。在何种意义框架内、何种语境下谈论“底层”是首先需要厘清的问题。在生产生活资料的获取上,底层占有相当小的份额;在权力关系中,底层往往被排除在外,不但无法参与社会建构,反而面临着...
施冰冰今天的中国大概是世界上对时间最敏感的国度。当中国人关于现代性的想象在帝国晚清时期起步,并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迈入正轨后,中国人用了几十年的时间苦心孤诣地将曾经的乌托邦慢慢化为现实。在此期间,时间的焦虑是中国人无法摆脱的困扰,因为在线性的时间...
吴桂超“底层”作为一个社会学概念,最早源于安东尼奥·葛兰西,主要指在以等级划分为特征的社会结构中,那些处于从属地位、被排斥在主流文化之外的社会群体。在中国古代,“底层”作为与封建统治阶级相对立的他者,先验地被赋予了被压抑、被统治的悲剧内涵。自古以...
刘诗宇世纪之交,“底层”在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中,成为了一个极重要的主题。何谓“底层”?所谓“底层文学”的书写对象,往往指那些因个人体力或脑力的局限,以及身世背景的“单薄”,而时常在物质财富与政治权利角度处于弱势,进而被忽视、侵犯的群体。文学中...
张清华无论在文学还是社会学概念中,“底层”一词都具有某种模糊性和不确定意味。类似的如“农民”“市民”或“中产阶级”等等,其作为社会学概念与文化概念均有很大不同,作为社会学概念都很正面,但作为文化概念的“小农”“小市民”等则具有贬义。在美国批评家丹...
张学昕蒋一谈的三本短篇小说集,分别以伊斯特伍德、鲁迅、赫本来命名:《伊斯特伍德的雕像》《鲁迅的胡子》和《赫本啊赫本》,而且,都以这三个人物的绘画或摄影头像作为小说集的封面。从接受美学的视野看,这几部与中外杰出人物密切相关的文本,很容易引发我们的阅...
张春英塞罕坝的美丽无以伦比,春天整个山体绿意盎然,绵延不绝的映山红迎雪盛开;入夏则林海繁茂山花摇曳,伊逊河在阳光下闪着光亮快乐地流淌;秋天峰峦叠嶂层林尽染,满眼的风景如画卷一般展开诗意绵绵;冬天厚厚积雪铺陈,披上银装的林海愈发显得苍劲挺拔,尽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