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
《读者》杂志创刊于1981年,是中国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享有良好声誉的著名期刊。目前月发行量800万册,居亚洲和中国第一、世界综合类期刊第四位。自创刊至今,共发行近15亿册,发行量连续14年位居中国第一,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
文集访问量: 19561 次
音乐列表
马明博勾犇插画入南宋求法的日本僧人道元,在广利寺参学时,看到一位老僧在烈日下拄着拐杖,将香菇一个个地晾晒在地面上。夏天晒些香菇,等冬天来了,可配白菜吃。纵是骄阳、热浪,老僧也没有戴斗笠,浑身上下,汗涔涔的。道元说:“老禅师,您年事已高,这项工作可...
又到岁末年初,“《读者》光明行动”2021年度工作接近尾声。对项目组来说,这一年的关键词是“探索”和“感恩”。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项目组尝试多渠道推进义诊筛查工作。项目医疗队眼科专家李志升多次通过网络课堂形式,在线进行爱眼护眼知识科普;“99公益...
〔日〕斋藤孝有种阅读方法是以“吐槽”为前提的,即对书中的信息逐一唱反调。例如,“根本不是这样的”“这话可说大了”“怎么可能呢”,等等。于我而言,这是比较标准的阅读方式,但这样的阅读,并非毫不掩飾地坦露敌意或表示憎恶。就像相声的捧哏和逗哏一样,在爱...
贝小戎一个孩子问:“为什么有些人喜欢取笑别人?”也许他遭到了取笑,并且觉得我们永远都不该取笑别人。这是一个伦理困境,困境的意思就是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那么简单。对此,澳大利亚哲学博士马修·彼尔德的回答是:“我们取笑别人的原因有很多,一个普遍的原...
叶轻驰人身上的淡味,有两种。一种是浅淡。一个人初涉人世时,懵懵懂懂,心无城府。这样青涩的淡,是浅淡。淡味之中,除了浅淡,还有深淡。一个人身上的淡味,要从浅浅的淡,到深刻的淡,转折便在于苦味。历经苦味熬出的淡味,才是深淡。人在风光时,味道过于单一,...
〔日〕吉田兼好清晨,窗外白雪飄飘,令人兴趣盎然。正好有事要告诉某人,于是去信一封。对方回信说:“对于今天的雪您有什么感想呢,为何只字未提?这样怎么能感觉到您的真心实意呢?如此说来您还真是无趣之人。”如今此人虽已故去,这件事却让我难以忘怀。朝夕亲密...
张宗子《百喻经》中有一则《偷犛牛喻》:譬如一村,共偷犛牛,而共食之。其失牛者,逐迹至村,唤此村人,问其由状,而语之言:“在尔此村否?”偷者对曰:“我实无村。”又问:“尔村中有池,在此池边共食牛否?”答言:“无池。”又问:“池傍有树否?”对言:“无...
丰子恺我们的身体被束缚于现实,匍匐在地上。然而我们在艺术的生活中,可以暂时放下我们的一切压迫与负担,解除我们平日处世的苦心,而做真的自己,认识自己奔放的生命。我们可以瞥见“无限”的姿态,可以体验人生的崇高、不朽,从而发现生的意义与价值。艺术教育,...
〔日〕志村福美常听人说:“做东西的人,所有精力都在制作上,无暇贫嘴。”确实如此,作品要诚实公正得多。人的眼睛能将作品的表里看得分明,无一能隐藏。上手一用,则更了然。在作品上倾注一切,其实是至难的技道。想要充分而熟练地运用材料,需要经过漫长岁月的历...
〔加拿大〕罗欣顿·米斯特里“说来也怪。我家蒙塔兹在世的时候,我整天一个人坐着,有时缝衣服,有时读书。她就在后屋忙活自己的事,做饭、打扫、祷告。可我们并不觉得孤独,日子过得也很轻松。我只要知道她在就够了。“而现在我真想她啊。时间这东西实在不可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