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
《读者》杂志创刊于1981年,是中国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享有良好声誉的著名期刊。目前月发行量800万册,居亚洲和中国第一、世界综合类期刊第四位。自创刊至今,共发行近15亿册,发行量连续14年位居中国第一,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
文集访问量: 19624 次
音乐列表
袁哲生看人挑擔不吃力,看人画画也是。总觉得还是拿画笔的人快乐一些,画出来的作品自己挂在房间里也好看。而写稿的人呢?写完了,有什么“好看”的?于是,我买了一盒二十四色粉蜡笔准备“大展宏图”。先回味一下小学的美术课,接着拿起绿色画了三个连在一起的大馒...
〔印度〕安东尼·德·梅勒从前,一座监牢里关押了许多含冤的犯人,有一天,其中一人在放风的广场上弹起了吉他,他身边围了一大群犯人。在他的音乐声中,那些人露出跟他一样无所畏惧的神情。守卫看到了,驱散众人,禁止他再弹吉他。可是第二天,在广场中央,他又弹起...
松风亭图马远南宋绍圣二年(1095年)春,苏轼在惠州。前一年冬天,马不停蹄地赶了六个月、数万里的路,他终于到达贬所,随行的只有儿子苏过、小妾朝云与两名老婢而已。苏轼初居于三司行衙内的合江楼。岭南气候温热,时虽已是寒冬,他却说“江风初凉睡正美”,一...
张泉◇与敦煌相遇之初的惊喜与悸动,最终变成背负在肩上的使命感,支撑着他们度过所有的苦厄。他们就像壁画上描绘的佛教经典中的主人公,历经九死一生而矢志不渝,最终苦尽甘来。只不过,这份“苦”是由自己担着,“甘”却留给了敦煌。◇这一代人对自己未来的决断,...
〔英〕阿兰·德波顿1790年秋天,诗人华兹华斯踏上了阿尔卑斯山之旅。他在写给妹妹的一封信中描绘了目睹的景观:“此刻,当眼前的景物浮现在我脑海中时,我带着非常愉快的心境仔细思考着,今后每一天,只要忆及这些印象,我便能从中感受到快乐。”这里并没有夸张...
罗大伦当年我博士毕业的时候,待在家里写书的愿望特别迫切,于是我没有找工作,当然也没有经济来源,这就是“无”的状态。正因为“无”,所以我才有时间不断地写东西,也开始不断地有人请我去做讲座等,结果生活也变得丰富起来。这时候我的生活就“有”了。当我“有...
陈从周人們对艳丽富贵的花朵,总是喜爱居多,而对一种单纯的美的欣赏,往往显得曲高和寡。这也难怪,对美的欣赏总是由低级发展到高级,由绚烂归于平淡,由显露渐入含蓄,这几乎是一种规律。而且,“淡是无涯色有涯”,庭院中长期能让人受之不尽的还是绿色。它比较恒...
余世存对酿酒人来说,时间是最重要的参数,只有时间到了,酒才能荡气回肠。节气是中国人千百年来实证的“存在与时间”,堪称中华文明的智慧。像曾经的农民一样,去感受时间和生命的轮转循环;像诗人那样,去欣赏“时间的玫瑰”,去收获“时間即粮食”。“年轻人,你...
〔英〕毛姆“你为什么要读书?”“一部分是因为读书有乐趣。我已经习惯读书了,如果不看书,就會像不能抽烟一样浑身不自在。另一部分是想从书里认识自己。我看书的时候只用眼睛看,但偶尔看到对我有特殊意义的一段话,甚至是几个字,那它就会和我融为一体,变成我的...
张宗子《閱微草堂笔记》里,至少有十几篇是借狐鬼之口纵论历代学术与读书之道的。在何励庵的故事里,教书的老狐回答为何读书的问题时说,狐狸修仙有两条路,一条是采精气,拜星斗,渐至通灵变化,由妖而仙。这是条捷径,但容易走上邪路。另一条是先炼形为人,然后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