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选刊
《民间故事选刊》民间文学刊物。以搜集整理和发表国内外民间故事为主。《民间故事选刊》是中国唯一的精选古今中外故事佳作的月刊。艺术性强、知识面广、趣味性浓、文图并茂、装帧精美、雅俗共赏、老少皆宜。
文集访问量: 6569 次
音乐列表
◇文/于广在距承德县转角房村二里远的地方有一座山,半山腰悬崖上有一座千年古洞。洞口朝阳,方圆三间房子那么宽,谁也不知道这个洞有多深。里面住着一些不知名的飞禽走兽。这就是有名的穿妖洞。在转角房村子下头一里处,还有一座棺材山,与穿妖洞遥遥相望。要说起...
◇文/张爱国图/段明龙河里有河鬼。龙河里的河鬼闹得凶。一个孩子仅仅在河边洗个脚,就被河鬼拖下去做了替身鬼。还有一个独生子淹死后,他爹号哭着在河里找他的尸体,不料立马成了他的替身鬼。“人一旦成了河鬼,就凶残,就六亲不认。”龙村人都这么说。那天,圣子...
◇文/崔建华亮亮和明明是一对双胞胎。这天又是星期天,娘从菜园子里擗了一些混档菜,放在独轮车上,推着去县城卖。家离县城十几里路,亮亮和明明决定帮娘拉车子去县城。其实,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了,娘从菜园子里擗这些混档菜去卖,为的是换几个油盐钱。这天不是集,...
◇文/朱关良图/段明20世纪70年代,沂蒙山区有个叫王永亮的小伙子,他的母亲走得早,父亲又得了绝症。父亲临终前交代:“我死后,你去东北投奔你表叔吧,那里好活人。”说完,父亲拿出一个笔记本——老爷子年轻时是远近闻名的果木把式,可这几年粮食都不够吃,...
◇文/罗洪瑞一天下午,胜利服装厂的王芳正紧张地工作着。突然,电话铃响了,接通后,一个气急败坏的声音传来:你家孩子偷了我店里的钢笔,你赶紧过来!不然我们就报警了!电话那端,一个孩子在哭。“你是哪里?”“阳光文具店!”放下电话,王芳满脸疑惑,四岁的儿...
◇文/明前茶图/段明90岁的大姑妈弥留时,病房里充满了沉默与哀伤。突然,一个70来岁的瘦长脸女人闯了进来,沿着床边半跪下去,握住大姑妈的手,轻声念叨:“我姐的手,还温着呢,还温着呢……”来人是已经与大姑妈一家不相往来20年的小姑妈,她的头发稀薄了...
◇文/徐国平图/段明郭小元跟我同村,他家在村西头,我家在村北头。村庄本来不大,从我家拐过几条胡同,就到了郭小元家。在郭小元家的大门西侧,有一棵两人合围都抱不过来的古槐。老人都讲,郭小元祖上中过前清状元,那棵古槐就被皇上钦点为状元树。只是,到了郭小...
◇文/蒙福森多日来,已故紫砂工艺大师陈鸣远的绝世奇品——蟋蟀鸣秋壶,一直在王稽的脑海里反复浮现着,如梦如幻。在高家的书房里,当高善斋小心翼翼地揭开红布时,王稽霎时目瞪口呆,敛色屏气——失传已久的蟋蟀鸣秋壶就在眼前。王稽用力狠狠地掐了掐自己的手臂,...
◇文/吴俊泉图/段明河爷出生的时候,正值大运河满漕,波急浪涌,水势浩大。接生婆一时兴起就说:“这孩子就叫大河吧!”家人们欣然同意,当即给了赏钱。大河在同姓家族里辈分高,刚出生,不少五六十岁的人就叫他爷。大河长大后,为人正直豪爽,镇上有个大事小情,...
◇文/北乔在江苏东台三仓乡,朱庆树的名头很大,人称“左手神医”。朱庆树七岁的时候,父母双亡,这以后他靠穿百家衣吃百家饭维持生活。十六岁的时候,村里来了一位道人。在桥头,道人遇上朱庆树,没说上几句话,朱庆树就跟道人离开了村子。九年后,在村里人把朱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