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9927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孟冰
  • 沂河渔翁
  • 蔚青
  • 林沐风
  • 也曾心动
  • 孤树
乡村书(组诗) 2023-11-09 08:48

陈德远秋天,过一个不知名的垭口走了那么多次没有遇见过一个人告诉我垭口的名字只有到了荒涼的深秋狗尾草才会替我举起白色的旗帜满山满坡的狗尾草。站在乱草丛中歪斜着身子,低着头,抽出白色的穗白色的穗是每一个死寂的深秋活着的证据过以诺村南高原的很多村庄都是...

浏览全文 阅读(21799)
水竹伞下有乾坤 2023-11-09 08:48

郭绍龙现代人用伞,用的是它遮雨挡阳的功能,只有在拍照的时候,红的,绿的,黄的,花的伞,才成为一种装饰。而作为工业时代的产物,现在的伞生产起来已经十分简单,统一的标准,流水线作业,钢制伞骨,机器印刷的伞布,组装后可以伸缩折叠,携带轻巧方便。打开一把...

浏览全文 阅读(21799)
诗画丘北 2023-11-09 08:48

侯发亮一走进一个地方,就是让自己的灵魂与此地的山水碰撞,也就是用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悟去探寻此地美丽山水的诗意。丘北,山丘之北,或青丘之北。想想就是一个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或特殊地标的名称。著名作家、诗人雷平阳先生说,丘北,一听名字就是个具有地理指向意...

浏览全文 阅读(21791)

郭若辉坐落在清水江畔的石别村,千百年来,一直被时光遗忘着,被岁月风蚀着。如今,它却宛如出岫的朝霞,打开了封存千年的长卷,用洁静的山水,古朴的吊脚楼和壮家朴实的民俗民风充盈着外来游客的故事与行囊。是啊,许许多多的美景,常常就是因为少了那些懂得的人的...

浏览全文 阅读(21784)
漂泊无踪的老屋 2023-11-09 08:48

吴安臣老屋随时漂泊在我的记忆里,而今更是。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老屋的影像愈来愈模糊不清吧。作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拥有一间自己的房子,不管是茅草屋还是瓦房,那都是盖一座宫殿般的浩大工程。当我在偌大的城市挣扎了数年还买不起一个卫生间时,愈加明白父...

浏览全文 阅读(21779)
砚山一角青如染 2023-11-09 08:48

彭显波一我始终相信一个地域自有其万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印迹。借助于现代网络,却几乎找不到与“砚山”有关的详实的文字记述。对于“山势颇秀,其形如砚”作为砚山地名的由来,我始终觉得有些勉强,但也由于自己未能从任何文献或古迹中寻得更确凿而有价值的资料,也...

浏览全文 阅读(21780)
父亲与书 2023-11-09 08:48

邵天伟父亲生于抗战伊始,今年整八十了,仍视书如命。父亲生于旧社会地主家庭,自小喜欢读书,且成绩优异。他说那时邵家大院有一幢三层小楼专门用来藏书,“四书五经”满满当当一房子。由于家庭原因,虽只是高小毕业,但是在当地却是众口皆夸的“知识分子”。记忆中...

浏览全文 阅读(21794)
西畴的刺绣 2023-11-09 08:48

彭荆风西畴的兴街一向是南北通衢;因为交通方便,过去边境线上有战事,多是在这里聚兵屯粮。作为军旅作家,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曾经多次来这里停留、采访。近三十年过去,当我再来到兴街时,这里又聚集着一支令人侧目的队伍;不过她们不是身着戎装准备提戈斩级的军...

浏览全文 阅读(21758)
飘落的松毛 2023-11-09 08:48

朱华胜一今天发生的事,明珍做一万个梦也梦不到。像往年一样,腊月里,明珍都要切白萝卜片。阳光塞满院子,挤走了撩骨的晨冻。明珍切好白萝卜片,用稻草穿起来,挂在竹竿上。串串白萝卜片随风摇晃,闪着银光,飘散出淡淡的清香味。她深吸一口,得意地看了一眼正在耳...

浏览全文 阅读(21745)
阿章的童话(上) 2023-11-09 08:48

曾斯彬一、加里南之行提到我的家乡,位于兔国马龙山地区,这里山高坡陡,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俗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分平”之称。最为特别的是,大半个县境都与加里南接壤,河流都是从我们兔国高处流向加里南,边境一带,有不计其数的通道、小路通往加里南湖江省...

浏览全文 阅读(21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