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林
《小说林》是哈尔滨市唯一的专门发表小说、散文的纯文学主流刊物。主要版块栏目: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域外文学、哈尔滨新作家、热点传真、散文、青春写作、微型小说、文化信息、报告文学等。
文集访问量: 6282 次
音乐列表
一年前,在那个雪雨交加的春天,母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一如早些年父亲去世时一样,生命的最后一刻似乎都选择了沉默,耳畔悠远的琴声仿佛骤然消失了,让我们的内心一阵阵地空寂。往日朝夕守望、心有灵犀的母子之情顷刻变得无言可对,这不免让我和姐妹好长一段时日都...
奶奶我不知道奶奶年轻时候的样子。上个世纪30年代初闯关东来到东北的山东掖县农民的媳妇,也不可能会有一张年轻时候的照片。所以在我的记忆里,奶奶就是一个满头银发,慈祥中又带有一丝威严的老太太。至今,奶奶虽然离开我们已经三十五年了,但她的样子在我的记忆...
朱晓军师傅第一次见师傅是在十二岁那年。我路过齐齐哈尔滨建筑公司动力站看见一位个子高大的人,头戴报纸糊的高帽,胸前挂着大牌子,手敲着铮明瓦亮的铜锣,边走边合辙押韵地念叨:“悬崖勒马,回头是岸;悬崖勒马,回头是岸……”我凑过去看一眼,牌子上写着:“大...
解良儿子小鲁十五岁,自制了一款《侦探游戏》,下载到老许的手机里,要老许根据图片提示去做。老许不明就里,又不敢逆着儿子。妻子祁梅半年前在一场车祸中去世,小鲁在车祸中受到刺激,从此痴迷下载外国电影和手游,做事没有前兆,让人心惊肉跳。儿子一再催促,老许...
远远望去,光秃秃的山,棱角分明。山脊上的小路,像一条干渴中挣扎而死的蛇,僵硬扭曲。一个好似梭形黑色甲壳虫的东西,朝前倾斜着躯体,沿山路向山顶缓缓移动。从足够近的距离可以看清,沿山路向山顶缓缓移动着的是一只油亮油亮深棕色的倒扣着的独木舟。再靠近一些...
崔新建1收工的哨子一响,民工们从楼房的脚手架上下来,连手也顾不得洗,就拿了吃饭用的家伙,叮叮当当地敲着,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地朝工地的食堂涌去。说是食堂,其实就是一个简易工棚,四面透风,里面支着两口大铁锅,一口锅做饭,一口锅炒菜,管着建筑队百十口人...
葡萄牙也有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名叫萨拉马戈。他的《修道院纪事》这本小说是曹元勇从上海给我寄到陕南的,后来我把它带到了西安。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有一期的《世界文学》上专门译介了这部小说,所登载的有一百多个页码。我阅读了这本杂志上的一百多页,后来收到了...
文孝兄的大写意花鸟,是那种靠笔墨功夫来体现作品成色的很传统、很正宗的画作,中规中矩中隐现着灵感与聪慧的火花,笔韵、笔趣无时不充盈在他的线条和色彩中。这些,我们都可以在他大量流传甚广的画作中感受和评价,不由不信水滴石穿的功到自成。是啊,他虽半道下海...
印章出現很早,从考古发现看,至少要追溯到春秋时代,但彼时印章大多是战时的需要,或者标明使用者的身份特征,使用这些印章的人大多是王宫贵族和官员。如,某司马印,某将军印。那时候的印章,实用性大于艺术性。后世学印之徒的共识,就是宗法秦汉,其原因是秦汉时...
萧鸿,我没写错,一个与鲁迅曾经关心和培养的,百年前出生于东北的那位本名叫张乃莹的现代女作家萧红同音的女子。只不过,萧红借用了她祖上的姓氏,她没有,并且她很小的时候就叫萧红,后来才忽然想,自己早晚要像鸿雁一样飞过东北的高空,告别仰望的同名前辈。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