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学术版
《名作欣赏·学术版》学术版,侧重于宏观的学术研究,其内容为古今中外作家、作品评论和中西批评理论解读。欢迎有新见、有深度的文艺批评、影视评论和中西方批评理论解读的学术论文及书评。学术版稿件要求按照本刊学术论文格式,并附“摘要”和“关键词”,将“作者简介”附于文末。
文集访问量: 11817 次
音乐列表
摘要:本文将迟子建近作《晚安玫瑰》置于成长小说的诗学维度进行考察,主要论述了其成长小说的死亡、爱情主题及成长引路人、成长主人公人物形象,同时兼论了迟子建小说创作中类似的成长小说,如《北极村童话》(1986)、《树下》(1991)、《岸上的美奴》(...
摘要:方方与武汉这座城市,似乎永远有不解之缘。无论是作品选材还是人物塑造,或是由此形成的观察视角与写作方式,都带有浓厚的“汉味”。武汉文化滋养了方方,方方怀着对武汉深沉的爱,向我们展现了武汉这座城市生动的生活图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塑造了众多武汉人...
摘要:以往,在解读小说《金锁记》中长安的悲剧命运时,常常归罪于其母曹七巧,本文认为这样的评价是不公平的。本文运用历史与文学整合的方法,向历史追问,分析那个时代加在女性身上的宿命,是如何借用母亲的手,将长安推向“没有光的所在”,重新探究张爱玲对传统...
摘要:欧阳子是20世纪60年代台湾现代派的代表女作家,其小说以冷峻、精微的心理描写见长。本文以欧阳子短篇小说集《秋叶》中男性人物隐秘复杂的心理描写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精神分析法”中“两类本...
摘要:欧阳江河《一夜肖邦》是一首充满悖论、含混、张力,既复杂又统一的新诗。本文运用新批评的细读法来解开诗歌错综复杂的关系。通过依次读解与回溯性阅读分析,发现抒情主体有着共同的情感指向:音乐、诗歌乃至艺术,以一种“最弱的”“最温柔的”“虚无的”状态...
摘要:长期以来,虽然学术界有关《长恨歌》的争议颇多,但对“李、杨爱情”的事实似乎多有默认。笔者对此颇存疑惑,借此提出争鸣,以辨其实。关键词:《长恨歌》李、杨爱情真伪每次我在讲课或者备课时,翻开白居易的《长恨歌》,都不免为其主题思想的研究所困扰。长...
摘要:《郑伯克段于鄢》在记叙统治阶级内部、兄弟之间为权力之争相残的同时,对于人物性格的刻画、表现得入木三分。本文试从这一角度对其展开较为深入的探讨,以求更好地诠释其人物性格刻画的表现手法。关键词:《左传》郑伯克段人物性格刻画《郑伯克段于鄢》是《左...
摘要:苏轼的《前赤壁赋》是一篇经典完美的传世之作,对于它的阐释和分析,从来都不乏妙作。本文从自己阅读后的感悟出发,试图在他人分析的基础上,重新发掘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思考和美学探讨,以求展示更新、更有价值的认知视角。关键词:苏轼《前赤壁赋》分析鉴赏一...
郑豆豆胡佳佳摘要:本文试以《戈壁母亲》《走天山的女人》《烈日炎炎》为例,分析新疆军垦题材影视剧中的女性形象,并结合时代语境,探析这些女性人生命运背后的性别政治。关键词:新疆军垦女性形象性别政治近年来,为了弘扬新疆军垦第一代建设祖国、扎根边疆的伟大...
刘雪宁胡佳佳摘要:本文对新疆军垦题材影视剧《化剑》的叙事技巧展开分析,借以总结此类影视剧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关键词:军垦戍边《化剑》叙事分析1990年以来,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新兴传播媒体的蓬勃发展,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开始兴起,这一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