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1838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骆雪
  • 易梦
  • 幽林飞鸟
  • 孤树
  • 小泥巴
  • 牧雪吹箫
民族性的回归 2023-11-09 08:48

祁岩杨胜男摘要:贝娄在小说《贝拉罗莎暗道》中首次直面大屠杀与美国犹太人的生存境遇。小说的匿名叙述者“我”对犹太民族历史经历了从遗忘到信奉“记忆就是生命,忘却就是死亡”的转变,这标志着贝娄晚期创作主题的转折——由“世界性”向“犹太性”的转变,反映出...

浏览全文 阅读(33674)

摘要:福柯在《词与物》中借考古学方法论,对从文艺复兴以来近代西方文化所由以构成的知识基础进行划分,即近代西方文化的知识基础是由三个断裂的、非连续性的认识型构成:文艺复兴认识型、古典认识型和现代认识型。本文除了在福柯语境中梳理出三者之间的差异性,还...

浏览全文 阅读(33724)

摘要:“五四”作为中国启蒙走向现代的关键时期而受到学界关注,以胡适、鲁迅等人为代表的新文化派更是成为研究热点,但另一方面,学衡派领袖梅光迪因主张保守主义的改革成为新文化派的众矢之的,并未受到研究者的青睐。多年来,学界对于梅光迪的研究多是流于表面,...

浏览全文 阅读(33803)

摘要:江西在禅宗的中国化历程中有着重要地位,江西禅宗是我国禅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影视艺术日益成熟的文化背景下,出现了很多以江西禅宗为叙事对象的纪录片创作。江西禅宗纪录片在叙事内容上较为多样化,主要包括叙述高僧大师生平历程、禅宗祖庭历史和佛寺日...

浏览全文 阅读(33741)

摘要:安部公房后期长篇小说重要代表作《樱花号方舟》在内容、风格、思想内涵等方面均异于其早年的创作,流露出作者对以往所坚持的主体性的重新思考。文本通过鼹鼠父子形象的塑造完成了对“英雄之死”的诠释,不确定性与偶然性对主体命运走向的决定性破除了理性主义...

浏览全文 阅读(33772)
自叙与留白 2023-11-09 08:48

摘要:唐传奇《莺莺传》作为元稹的自叙传,以张生的视角,记录下了真实的恋爱感受,既有理想化的审美回忆,也包含强烈的自省与追寻。因此《莺莺传》留下了诸多叙事的空白点。这种“留白叙事”,使人物保持着现实复杂性和天然性,传递了作者的真切体验,同时作为弹性...

浏览全文 阅读(33798)

刘净娟陈子惠摘要:本文基于法律文学视角对普希金的小说《射击》进行文化阐释,通过分析决斗文化在19世纪早期俄国的发生发展过程,探究小说“罪与罚”叙事框架下主人公的复仇心态,以及决斗作为贵族阶级维护个人价值和尊严最有效手段的正当性及其社会制度逻辑,挖...

浏览全文 阅读(33808)

伍思宇康健摘要:网络流行语“摸鱼”是指人们工作或学习的时候偷懒或做无关的事,主要作为动词使用,能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及独立语,它反映了词语在原有词义的基础上借助隐喻机制获得新义的旧词新用现象。本文探究了“摸鱼”的流行过程及网络新义,以...

浏览全文 阅读(33719)

摘要:本文依据艾伯拉姆斯(M.H.Abrams)的艺术“四要素”论,分别从古代中国与西方艺术理论的视角来分析玛格丽特·尤瑟纳尔(MargueriteYourcenar)的《东方奇观集》(LesNouvellesOrientales)首篇《王佛脱险...

浏览全文 阅读(33749)

摘要:徐志摩的诗歌创作受哈代影响甚大,《在哀克刹脱教堂前》的那棵老树可以说就是哈代的象征,而在其中对雕塑和天体的发问也是对其所译的哈代《对月》的回音。此二者及徐志摩受哈代影响创作的《又一次试验》《火车擒住轨》等可以说是一种“发问”的诗:发问的一方...

浏览全文 阅读(33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