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
《短篇小说》倾诉人生百味,追忆似水流年,回味年轻时的冲动与梦想。人间真情,都市风情,乡村故事,袖珍传奇,真情道白,如话家常,娓娓道来。恰似一杯清茶,意境悠远,回味无穷。《短篇小说》是全国惟一一家专门刊发短篇小说的文学期刊。其显著特点:1、扶持文学青年。不向名家约稿,以广大文学爱好者为基本读者群和作者群。所有来稿,质量面前人人平等;2、发稿量大。刊物以全部版面刊发短篇小说作品,年发表原创作品约百万字,是发表短篇小说作品最多的文学期刊;3、有着严密的阅稿审稿机制。凡来稿均有编辑认真阅读,无一遗漏。基本达到发表
文集访问量: 9134 次
音乐列表
◎张淑清1小柯从客户家出来的时候,还生着闷气。于姐的一句话看起来是漫不经心,小柯怎么咂摸都觉得不是味儿。这家人住在三楼,坐北朝南的地理位置,通风性能好,一天至少有八小时阳光。更主要的是枝叶繁茂伸进阳台的一棵树,小柯长这么大没见过这种树,是水果树?...
◎王明新一个世纪的姥姥第一个保姆叫小林,是南方人,来咱家的时候才二十岁。第一次吃饭,我让她上桌与我们一起吃,她还不好意思,我说到了咱家就是一家人,用不着客气。南方人吃不惯馒头,我就让你妈买了电饭锅,我们吃馒头,专门让她做米饭吃。后来,她也学会了蒸...
◎尚长文王春燕今年51岁,是个退休1年有余的油田女工。18岁之前,王春燕是个乡下姑娘,18岁之后是个漂在油田的农民工。她长得漂亮、水灵,讨人喜欢,就冲这个,来油田的第二年,就有人给王春燕介绍对象。介绍的小伙子,要么是钻井的,要么就是勘探的,都是长...
◎赵宪臣近两年,丁龙海成了《短篇小说》杂志上的常客,从2019年以来,他就在《短篇小说》杂志发表了《灯火阑珊》(2019年11期)、《阳光扑面》(2019年12期)、《我的舅舅孙小宝》(2020年1期)、《天凉好个秋》(2020年8期)等多篇小说...
◎伍中正吴玉田是吴村的村主任。2017年秋天的下午,吴玉田要去广福家。在路上,他接到女人的电话,女人在电话里说,回了娘家,晚上不回来。吴玉田说,知道了。他挂断电话,就径直去了广福家。广福儿子很争气,考上了省城的大学,过两天要走。吴玉田非要表示一点...
◎赵长春针匠外出的时候,是去卖针,包括去城里买铁丝。针匠很少外出。很多时候,就得在家里,锻,磨,锉,烧,慢慢地做针。做针,得先有铁丝。买铁丝,得进城。一早起来,往返六十多里,就靠一双脚,过河,翻坡。百十来斤的铁丝,背着,往返六十多里。累不?女人问...
◎于新良大嵩卫城里,练武的人比较多。叫得响名号的,李小三算一个。他练的是飞刀。有一年城里来个飞贼,轻功了得,飞檐走壁如履平地。衙门里抓不到,无奈贴出告示,说谁若是能捉住飞贼,就赏银若干……许多练家子都去围追堵截,皆无功而返。最终李小三用一把飞刀解...
◎张晗“今晚有电影!”本来嘈杂的教室一下子就兴奋和激动起来。“谁说的?”“真的假的?”一下子就没有了做作业的心情了,再说,本来也没啥作业。教室有些小沸腾。李大炮胆子大,把脑袋伸出教室门,观察了下,就轻轻地下了台阶,侦查去了。不一会,李大炮被班主任...
◎齐夷李七老婆给我母亲打电话,一惊一乍的,说二十多年前那个赊锅的人来讨账了,她已经替我们把钱垫上。母亲有些蒙。李七老婆大叫一声老姑,说你看孙子看潮了吧!母亲说,上了年纪脑子不好使了。李七老婆说,王秀花去北京给她儿子看孩子,回来说拿着当奴隶丫鬟一样...
◎芦苇那些年,我们厂里几乎人人都有绰号。绰号含义不同,但总的根子是情义,有种难得的亲近。因此,也就不能乱来。有的能当面叫;有的则不能。不能就是不敢,比如孙桂英,军属,副厂长,浑身男人气概,为人仗义,脾气火爆,绰号就叫孙二娘。母夜叉啊,又主管全厂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