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文选刊
《小品文选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一本精选全国报刊佳作,荟萃时代精美短文的综合性文摘半月刊,具有思想性、文学性、趣味性。一刊在手,遍览全国报刊精萃小品。
文集访问量: 17432 次
音乐列表
□余秀华一些野菊花在风里摇晃,它们开的时候我总是不够热心,等到快凋谢的时候,我才想起它们那样灿烂过。好在,它们开的时候,我也在盛开的时间里。这和我很像:我开的时候,没有人来,我却以凋零的哀愁让路过的人为之一叹。当然,我开的时候如果有人来,也不过是...
书童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以为孟浩然是一个以山水田园为乐的不世出之人。毕竟连李白都为之倾倒,“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困了累了,就“春眠不觉晓”;想喝酒了,朋友就经常“邀我至田家”;想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就“烟花三月...
□清风徐我童年时代是吃小米饭长大的。就像歌里唱的那样“小米饭把我养大”。那时候没有电饭煲,烧土灶,锅挺大,铁的,靠人力风箱或电风轮的动力使煤炭燃烧。小米淘洗干净后和清水一起倒进锅里煮,水开后用爪篱(北方俗称“zhàoli”,由金属细丝或细篾条等编...
□胡志英搂席,是上世纪50年代,爸爸童年小伙伴坐席时发生的故事。爸爸他们一帮半大小子凑在一桌坐席,八碟八碗刚一上桌,这群“饿狼”就开抢啦!最可气的是老李大小子,筷子伸得老长,够够插插把一大碗汆丸子搂去了一大半,挨着他的王大愣看不过眼,端起汆丸子大...
郑欣淼公元748年,杜甫第三次向曾为河南尹的尚书左丞韦济呈诗,请求其向朝廷推荐自己,这就是著名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中陈述自己入仕无门、困居长安的境况,政治抱负不能施展,慨叹道:“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表示虽然困顿艰蹇,但仍且行且歌,...
李泽厚苏轼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而又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亲切喜爱的对象。其实,苏轼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画的真迹不可复见,就其他说,则字不如诗文,诗文不如词,词的数量也并不算多...
□魏新家乡山东曹县位于鲁豫交界,那里有许多特别的风味。食材上,曹县并没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既无山珍,又缺海味。小时候,唯一能够吃到的“海鲜”,就是海米。捏上几粒,打个鸡蛋汤,就算是咸鲜的大海味道。但是,普通的牛羊肉,曹县人都能做出各种花样来,甚至,...
□大漠我自信吃鱼功能超出一般人。对鱼的种类品相要求不高,属猫科的,来者不拒。特别是一扎长的红烧鲫鱼,放到嘴里吧唧一会,完整的鱼排徐徐吐出来连眼珠子都不缺。肉呢?那还用说。不管是煎炒烹炸红烧都爱鼓捣它,虽没酒店大厨师的技艺,家常便饭下酒菜还是有型有...
聂还贵一中药“远志”,别名“小草”。《世说新语》载,东晋大臣谢安,初隐居东山不出,后下山做了桓宣武的司马官。一天,有人给桓公送来一味中药“远志”,桓宣武遂问谢安,此药又名小草,何以一药两名?在场的郝隆抢答:“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以诙谐反喻讥...
□李碧华虽说“背脊向天人所食”,中国什么也可以入馔。但有时奇奇怪怪的菜式,不知道材料还好,知道了,甚困惑,吃不吃?一回朋友请喝一锅羹汤,鱼云、虾仁、瘦肉、笋片、叉烧、蛋花……鱼云羹鲜美,中间有些颜色相当深的块状物,不是云耳,又不是冬菇,一层略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