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6007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蓝欧
  • 末文
  • 孟冰
  • 沂河渔翁
  • 宋家园
  • 谢汝茉
汉韵雄风 2023-11-09 08:48

二月河全世界只有中国有汉画。中国的汉画集中在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单是河南南阳,就集中了中国汉画的一半还有余。除此之外汉画几乎是绝迹于世。除了东汉,几乎不再见到石刻的汉墓绘画。这应该是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或者说文化奇迹。从五四运动时期,学界和文化...

浏览全文 阅读(19256)
不忘初心方能繁荣 2023-11-09 08:48

仲呈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庆祝大会上号召全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文艺,只有不忘人类以文艺方式即审美方式把握世界的初心,方能坚持以文化人、以艺养心,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坚守独特的精神家园,真正迎来百花盛开的繁荣发展。人之为...

浏览全文 阅读(19276)
下午茶 2023-11-09 08:48

简媜依旧眷恋独处。在市中心的九楼,常常把百叶窗拉密,用与世隔绝的手势,回到自己,裸足下田,在稿纸上。我翻阅《茶经》,想像陆羽的面貌,到底什么样的感动让他写下中国第一本有系统地介绍茶艺的书?因为喜欢喝茶?还是在品茗之中体会茶汁缓缓沿喉而下,与血肉之...

浏览全文 阅读(19296)
风动桂花香 2023-11-09 08:48

雪小禅风动桂花香,初看到这五个字,美到了惊心。画面感强烈到以为是秋天一副丹青。是什么在动?是风在动。风吹着桂花,扑入心,扑入面———可真香。香得浓郁,又香得空灵,这是江南的八月,我走在桂樹下,似走在前世。阡陌小巷、古街幽井,幽幽的桂花香似一条清凉...

浏览全文 阅读(19222)
一个人的故乡地理 2023-11-09 08:48

黄海李敬泽说,祁玉江在散文写作中是个回忆者。我的理解是,他的散文是在不断向后撤退的过程,他要撤退到生命的出生地和居住地,撤退到他的故乡和童年,撤退到他内心那些不为人所知的秘密。对于回忆者来说救赎的意义大于拯救。“回”不光是回忆,回乡,回是回到原处...

浏览全文 阅读(19210)
老屋 2023-11-09 08:48

马思源老屋,五十余年前爷爷奶奶造的泥草房。三间主屋,两边是卧室,中间谓之“堂屋”,多待客和就餐用。主屋两边有厢房四间。老屋以麦秸为顶,层层苫上去,雨水顺麦秸秆下流,少有渗漏;屋顶每年修缮,经不得过多风吹雨打。墙体泥土掺了细碎麦秸而成,天长日久,外...

浏览全文 阅读(19198)
散文五题 2023-11-09 08:48

祁玉江母亲的三块“饷洋”母亲曾经有三块“饷洋”(银元),是我的奶奶去世前留给她的。在妯娌三人中(我的母亲排行老二),唯有母亲和奶奶的关系最好。奶奶临终前,悄悄把母亲唤在身边,拉着她的手说:“你家娃娃多,破费大,娃娃他爸又是一条胳膊。我死后,担心你...

浏览全文 阅读(19201)
雪忆 2023-11-09 08:48

高亚平也许是环境改变了,也许是别的什么原因吧,一个规避不开的事实是,近十多年来,西安这块地方,每年冬天,是愈来愈少下雪了。去年冬天尤甚,整个漫长的冬季里,就没见过一片雪。气象部门今天报说明天可能有降雪,明天报说后天可能有降雪,市民们望眼欲穿,但连...

浏览全文 阅读(19153)
兰谷 2023-11-09 08:48

洪忠佩涧水很瘦,一匹水从崖上或石隙中滑了过去,跌落成凼成潭。崖壁上,水珠此起彼滴,苔藓,石菖蒲,绿盈盈的,一叠一叠地泛着清新。有的石菖蒲,根部一节节地隆起,一如趴在石壁上的蜈蚣,叶间已经长出了白色束状的花穗。涧水冲刷过的石壁,抑或碎石,光洁平整,...

浏览全文 阅读(19116)
醉花阴 2023-11-09 08:48

安海“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说的是初春之时,柳枝变软,嫩芽初绽,远远望去是一片若有若无的新绿。这种意境与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极相近的。在诗人的眼里,只有这种朦朦胧胧的春景才是他们的最爱,远远胜过“绝胜烟柳满皇都”...

浏览全文 阅读(1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