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天地
《群文天地》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青海省文化馆主管、主办的一本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文化类学术期刊,被评为中国北方优秀期刊。本刊以介绍、宣传青海群文事业为主旨,立足本省,面向全国,发表群文研究、民族民间文化、历史文博、文学艺术等文章的综合类期刊。本刊始终坚持党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追求多样化,突出“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民族性”和“学术性”。贴近生活,贴近读者,贴近群众,为广大读者提供有深度、有价值、有权威的文化理论文章和群文信息及喜闻乐见,雅俗共赏、健康有益的精品佳作。
文集访问量: 9113 次
音乐列表
沈庭《太上感应篇》又称《太上老君感应篇》,简称《感应篇》,是道教劝善书之一,作者不详。《宋史·艺文志》录“李昌龄《感应篇》一卷”,《正统道藏》太清部收《太上感应篇》30卷,题为“李昌龄传,郑清之赞”。其产生时间大约在北宋初年,到南宋理宗(1225...
吕佳音引言土族在魏晋于经济和政治上已渐渐取得重要地位,并逐渐在当时的品评与简拔制度下,形成盛行清淡的审美生活态度,“官本是臭腐”“财本是粪土”的观念在动荡的时局和清淡隐逸之风的影响下被视作通达,并得到普遍认可。但从《世说新语》的诸多篇目看,首先他...
陈雨殉一、引言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的成功,不是偶然或毫无根据的,作家独特的艺术视点及创作手法就是一部优秀作品的中心磁场。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1775-1817年)的作品是举世公认的,她以充满讽刺幽默的十八世纪理性主义精神和她的女性的纤细...
孙青瑜从《诗经》起,中国人与中国的“自然”便绑在了一起,绑得最紧的当数文人学士。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多以触“自然”而感发。有一句话叫做“文因楼成,楼借文传。”不但中国的名楼借“文”传名,中国的名山、古城也皆与“文人学士”、“诗词歌赋”有着千丝万缕...
胡小露郭沫若认为:“感性的自然流露”是“新体诗的生命”,他把“情绪的自然消涨”看作是“诗情的内在韵律”;“节奏之于诗是它的外形,也是它的生命,我们可以说没有诗是没有节奏的,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郭沫若在这里谈论的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诗律,而是与自由...
裴萱一、散文意境的创造现通行的文论界普遍认为散文的意境创造,离不开两个最为基本的要素:一是作者的主观情感(意);二是外在的客观景物(境)。作者不论是描景,记人,写事,其目的还是在于抒发自己的主观感情,阐发思想,议论道理。因此,散文中的“情”是思想...
韦继兰在我国的汉字中,与牛配伍的很多。例如:“牦牛”“牯”“犊”“犀”“犋”等字指不同种类的牛。“牧”指放牛之地。“犁”则指牛耕地之器物。“牺牲”古意为以牛充当的祭品。脾气倔如牛的称“犟”。牛角称为“犄”。死不悔改的牛性谓之“牾”。此外,如“牡”...
王保国上世纪七十年代,家乡的集市上有一处“茶馆”。说是“茶馆”,“茶馆”其实是和“茶”无缘的,很多时候,“茶馆”只是我们村里的开水供应站。农忙时,村上的一些农户不愿在家升火烧水,于是,就到“茶馆”里买开水,二分钱一暖壶。“茶馆”孤零零地横在我们村...
王崇亚你从天上走来。你在夏季走来。你同黎明一起走来。你拒绝了黑夜,拒绝了黄昏,在一个早晨悄悄到来。你知道有个叫亚子的人,此刻,坐在村前小楼的阳台上,凝望着楼前烟笼雾罩,一片空蒙的原野,正悄悄读你。你感动得热泪盈眶。亚子喜欢开始,喜欢黎明,你是知道...
王经涛早春,小雨沙沙。那细细的雨丝,夹杂着一丝丝冬日未尽的寒冷。我漫步在这清幽旷远的田野里,悠闲地寻觅着春雨的足迹。微风吹来,阵阵寒意袭我全身,我冷得打了一个寒战。可是在地上匍匐的小草却没有因为寒冷而蜷缩于地下,它们在大地上泛起点点绿意,给这乍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