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苑
《翠苑》杂志是常州市唯一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文学期刊。1980年创刊以来,突出了刊物的文学性特质,既具高品位,又富文学性、可读性,是广大文学爱好者喜爱的刊物之一。主要栏目有名家构筑、新实力派、常州作家、本土文本、原生写作、才情江南、毗陵艺谭、中吴风色等。
文集访问量: 10799 次
音乐列表
张羊羊从散文集《夜晚灼烫》到诗集《寂火》,两个有着血缘关系的元素反复出现在黑陶的文本中,似乎成了他诉之不尽的力量之源:泥与焰。他用汉语的扁担,挑着两个与父辈命运休戚相关的元素,温实地在大地上行走。因为相同地域生活与书写的背景,我能够真切地触摸到2...
陈蔚文1去泰康路田子坊采访一位女时装设计师,听到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她与小她三岁的法国艺术家情定打浦桥的动人传奇,像她LOFT风格工作室里悬垂的那几匹翠绿溅溢的布匹——上海这地方,总不缺这类活色生香的爱情。采访完,去找在田子坊开画店的小方,她陪我...
周齐林哥哥走出胶水味弥漫的车间,他直接去了二楼的办公室。在那里,领到了这个月的工资,4858块。紧捂着裤兜里的钱,他顿时感觉沉甸甸的。走出厂门,来到喧嚣的街道,风裹着一丝冷气,刀一般割在脸上,却一点也不感到冷,他心底欢喜着,一股莫名的暖流转瞬流淌...
胡静芝一梅子初到神马墩采购站工作,时龄十八岁。神马墩是个地名,周边住的都是些土墙泥瓦的农户人家。条件好点的人家墙壁粉上石灰,看起来宽敞明亮一些。条件差的人家连个窗户也难以见着,低门窄户。阴暗潮湿的屋子终年散发着一股霉味或腐臭气息,不过这样的人家在...
长笑那天,二子的眼神叫八叔疼,再见二子,只能躲。不是不想看,是不敢看。八叔知道那样的眼神。那是埋在肉里的一根刺,别说动,想起来就疼。日头赶走了最后一丝春寒,已经晒得人身上发烫,二子还裹着厚衣裳,蜷缩在墙头下晒,不知是睡还是醒。有点儿风,很小。八叔...
“新归来诗人”是中国当代诗歌史中的客观存在与特殊现象。新归来诗人既是近30年来文化价值嬗变造成的社会学意义上的诗人群体,也是文化多元化、诗歌个体化背景下的价值集结。这个群体由于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及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与发表,注定他们以60...
吴振宇抬头见山,山岭上长满了映山红。映山红多了,乡人们就喜欢把它们砍下来做柴火。映山红做柴火是再合适不过了,蓬蓬勃勃的一簇,枝枝杈杈的很多,晒干了又极脆,连着干透了的叶一起塞进灶膛里,火一点就着,“噼噼啪啪”的烧得十分响亮,很有点过年放鞭炮的感觉...
佘朝洁从毕加索到毕加索画家和常人一样,有着各种性情,温和的、暴躁的、率真的、多疑的、自恋的、单纯的、清新的,等等,性情就在作品里,杰出的艺术家,作品不会掺假,掺假了就不杰出了。特别坦率的画家,我脑子里最先蹦出的是凡·高,理由自不必说,他获得了全人...
黄丽娟糯,原本是一个形容词,形容米谷之类黏性的食物。有一种稻子就叫糯稻,糯稻碾出的米,就叫糯米,富于黏性,可以做糕点,也可以酿酒。我从小就爱吃糯米做的食物,圆子、米糕、粽子……有一次,我米糕吃得太多,胃极不舒服,直到挂水方才消停。医生忠告以后少吃...
王茵芬一“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青桐立岸上。浅绿的秋水,似处子的眼眸,清凉,纯净。河面上,水葫芦和水花生肆意蔓延。两岸树木繁茂,有的躯干倾斜,芜杂的枝叶伸展交叉,在小河上方,搭成一个天然的绿色凉棚。老树上的秋蝉已噤声。小鸟倒是叫得欢快,自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