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苑
《翠苑》杂志是常州市唯一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文学期刊。1980年创刊以来,突出了刊物的文学性特质,既具高品位,又富文学性、可读性,是广大文学爱好者喜爱的刊物之一。主要栏目有名家构筑、新实力派、常州作家、本土文本、原生写作、才情江南、毗陵艺谭、中吴风色等。
文集访问量: 10734 次
音乐列表
看见邻居在杀鸡在四楼,楼梯口有易碎的叫声与我不幸碰面那只在刀刃上站立着的冤魂,嗓音干燥一个好人,一个走路摇摇晃晃的好人剥离内心好善的积蓄,光,素食把刀架在鸡的脖子上好话说尽,一条冷漠的过道露出嘤嘤之声法律、判词叮当作响无人翻译我看见,落在地上的血...
将往事留在风里行走在旅途上的足迹,将往事留在风里。路,因山川而曲折崎岖,家,随命运而不断迁徙。心绪,穿过黑洞,如同穿过无尽的隧道;脚步,叩问时间,就像叩问原始的戈壁。目光,试图丈量宇宙的深度和广度;生命,却无法解答天地所有的命题。影?子一个人,就...
一在我的视野中,起凤桥是一幅画,通过灰色小瓦的月亮门,画出记忆的事情。泉水之间有多少座和起凤桥一样,说桥不是桥的桥,谁也说不清,甚至同一屋檐下,济南人对桥的记忆也截然不同。济南的桥有些怪,让我产生好奇感。王府池子的泉水从月亮门穿过,抵达清河。我拿...
1雨比较各色,不出屋不下,一出屋就下,一进屋就又不下了。有时天阴着,拿雨具,不下。天晴了,不拿雨具,立马就下。明朝的雨,也是这样的吗?想起400年前的宁远城,雨天,那些守边的将士。他们身上有没有雨具?应该是有的。油纸伞,或是草蓑,多数应该是没有。...
我是常州人,出生在上海。所以讲话的口音中,自然而然带上海腔的常州口音。这种口音从上海带到北京,生儿育女有了第三代,可是依然乡音难改。由于根在常州,所以少年时代,每逢清明、冬至,常随父亲到武进横山桥包家祠堂祭祖,顺道探望两位姑妈。二姑妈家住横山桥西...
一去吧,你都内退了,有的是时间,又不用你掏钱。我得回去问问我家老吴。赵萍有点动心,对面说话的是她学太极的一个师妹,在一家旅行社上班,一个颇有几分姿色的少妇,总是一口一个“师姐”的叫她,声调悦耳,说话也入耳。师姐,你要不提你多大,我还真以为我该是师...
一苏州阊门内有许许多多小巷,许许多多的小巷中,有一条叫文衙弄,文衙弄里有个小园林,叫艺圃。这条弄堂,局促,两三人,并排走,肩膀就碰到墙粉,白了一片。弄堂羞羞答答就像以前的盘房小姐,躲在深闺中不出来。许多到了吴趋坊的游客,往往在迷宫一般的小巷里兜兜...
母?亲她是一个平凡的女人陈旧的家谱中没有她的名字但她依旧把家谱倒背如流她叫曲嫫露罗,她叫曲嫫露罗在简单的生活世界里跟她生命有关的事物寥寥无几无非是土地、柴火、家畜、孩子和男人这些重复的事物,耗尽了她的时光如今,她已两鬓斑白因过往劳累过度,现已疾病...
1院子外面的林带里,衰败的杂草之间,一些新鲜的绿芽在冒出来。春天已经在荒芜深处酝酿了很久,空气也变得暧昧潮湿起来,一些生命的芽在暗处延伸和展开。冬菜都储藏在菜窖里,那个储藏菜的城堡里,土豆被排列在菜窖尽头,胡萝卜也可以紧挨着它们。白菜很白,是蔬菜...
在我感觉即将孤独终老的时候,田过从我身边走过。我从没见过哪个人像田过这样,用眼神就可以将我看透,他应该看出我正在寻找一个人,一个没有任何可以描述的特征,也没有特定的可以作为参照标准的人。但也许他不是看透,他只是不经意地一瞥,空洞并且带着轻蔑,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