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
《西湖》文学杂志创建于1958年。四十五年来,为本市本省乃至全国的文学事业发展和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西湖》杂志于2003年第四期开始,由原社会文化类刊物,调整为纯文学刊物。
文集访问量: 10984 次
音乐列表
张屏瑾一从主题上说,《春潮》算得上我期待已久的国产电影,它讨论上世纪50年代生的母亲,与70年代后出生的女儿之间的“恩恩怨怨”,并且启用了很好的女演员,中国台湾的金燕玲和大陆的郝蕾。但是,整部电影看下来的感觉是:不像,不够。两位演员的表演可谓尽心...
吕彦霖李佳贤讨论人:杭州师范大学文艺批评研究院现当代文学、文艺学专业教师与研究生讨论记录:王海月一、“罪案小说”形制与创作主题探究吕彦霖:我们这次讨论房伟的新作《血色莫扎特》。房伟老师是苏州大学的博士生导师,著名王小波研究专家,曾经出版过《革命星...
祝勇张英在故宫的十年写作张英:曾有一个短暂的时间,你在北京作协当专业作家,是什么契机,你选择了故宫?祝勇:当专业作家是我长久的一个渴望。去故宫是因为这10年中,我去了一趟美国,回来后,有幸读了刘梦溪先生的博士。正好故宫博物院成立了故宫学研究所,老...
王棘我印象中是二〇一六年左右与甄明哲认识的,当时《作品》杂志在做一个“九〇后”小说家作品接龙的活动,拉了一个微信群,我俩都在群里面,忘了是谁先加的谁了,加了微信之后貌似也没怎么深入地聊过,只偶尔在朋友圈互相点点赞。二〇一六年,明哲好像是在拉萨工作...
于晓威周洁茹,我们彼此不认识,更从没有见过面,但是建立联系后的第一句,她的问候就是:“我们可以打一架。”我从没有招惹她,真的。从来没有。她是在江苏文艺出版社副总编黄孝阳的朋友圈里,看到过一张照片,几个人同时在新疆的草原上跳起来摆造型,而我跳得好像...
甄明哲2016年毕业之后,我经常要熬夜到凌晨三四点,下了班以后再骑车几公里回家。我闷头大睡,直到第二天中午,起来写一点东西。下午上班的空闲,就在网上随意浏览。有一天,我读到了一篇叫《驾鹤》的小说,不由得从椅子上坐直了身体。有时候,看别人的小说,我...
三年前我为于晓威写过一篇印象记,他将在某刊发个专辑,新作配评论和印象记。印象记找我写,还挺突然的,又让我很感动,我马上写了交给他了。现在想起来,也不过是一些关于编辑工作的感想感慨。那时我们都是编辑,我是新编辑,满腔火热;他要老一点,体会更深,感受...
有的树,最大的本事就是懂得在合适的时候,抖掉不合适的叶子。那么多葉子,每一片它都了然在胸。抖掉一片,就忘掉一点。鸟儿在枝头歇息的时候它抖一抖有风掠过的时候也抖一抖。到了秋天,即使没有风它自己也会在夜晚,使劲抖一抖。直到把浑身的叶子全都抖落它才安心...
人淡如菊“进去看看,给爸爸买件衬衣。”“不去不去,这里衣服太贵了。”“爸爸经常出差,得穿得上档次一点……要想马儿跑得快,不给马儿吃草怎么行?”“草要吃的,但不用吃太好。”“你这个小东西啊!”“呵呵呵……”“哈哈哈……”万华广场一楼某个男装品牌店门...
“多梦,容易回到童年”她说,医生把脉在她腕上往药方里加入了一味草药“焦虑不安,心烦意乱”他颔首,调整某味草药的剂量“记忆混乱,记住的都是哀伤”他点头,示意她往下说修长的手指在虚拟的草原上择取她想起梦里她跟随的陌生背影嗯,缺的不过是一味草药他驱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