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西汉汉文帝初期,吴国与中央政府之间发生了一件很不愉快的事:吴王刘濞的世子刘贤在长安参加朝会时,由于博弈争执,无礼耍赖,而且态度十分骄横,被汉太子刘启(即后来的汉景帝)以博局击杀。据专家考证,当时刘启玩的游戏应该是一种名为“六博”的掷采行棋角胜...
刘均国明朝万历年间,有个稳婆叫李氏,据说她接生的手艺很是高超,早产、难产、胎儿横向等都能一一化解。而且遇到家里贫困的,她连接生的钱都不收,四里八乡的人对她都是感恩戴德,亲切地叫她“李大娘”。这李大娘的老伴过世早,只给她留下一个病恹恹的儿子,身材消...
林华玉清朝时,海曲县有一个驴子(方言,指靠驴驮运货物赚运费的人)叫刘大山。这天,刘大山接到了一个活儿—城里德隆粮店的王老板让他从三百余里外的五莲县驮回一千斤小麦,给的价钱还算公道。于是刘大山给那头黑驴喂饱料后,就高高兴兴地启程了。到了五莲县,刘大...
王生文民间一直有“踩药渣”的习俗,将煎过的中药渣倒在路边,让来往行人踩踏。相传,踩药渣的人越多,服药者的病就好得越快。关于“踩药渣”的来历众说纷纭,本篇则从鬼郎中的角度提供了另一种说法……自从药王孙思邈著成《千金要方》后,中药在民间得到广泛推广,...
林素微据《逸史》载,唐代时,一个姓张的书生打算在考前携带自己写的文章去拜见当时正任伊阙县县尉的牛僧孺,想让对方给指点指点。于是主仆二人带着一匹马和一头驴,再加上牲畜背上驮着的行李一起上路了。半路上忽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豆大的雨点从天而降。这里前...
刘建超懒爷出生在老街大户人家。懒爷祖上经营药材生意,初始贩运药材,后来学做炮制,又引进种植,并有了自家的药材铺子。不仅在豫西老街,连豫东豫北都有懒爷家的店铺分号。懒爷家事兴旺就开始置地,懒爷家有多少地老街人也说不清楚。你站在老街的丽景门上朝东可劲...
吕品在水乡福镇一带,没一个不晓得马剃头大名的。他剃头的手艺极高,附近周遭,谁家小孩要剃满月头,必叫马剃头伺弄。那些已在马师傅那儿剃过头理过发的,都说那叫一个舒服。尤其是给你修脸、掏耳屎、修眼睑毛、掏鼻孔,这一整套做下来,做回神仙也莫过于此啊!有一...
黄超鹏明末清初,饶平古城钱田村里有一个叫大食的汉子,长得虎背熊腰、高大威武。他吃得多,干活也多,但是在那个年代,不管百姓再怎么勤劳努力,都要受到地主的压榨,经常吃不饱穿不暖。这年的农忙时节,大食到地主黄不仁家打短工。这个黄不仁是方圆数里有名的富人...
蒋世平南宋末年,福建泉州的刺桐港是当时世界上的第一大港。千船万帆,商贾云集。在都城临安待不下去的惯偷仲二,也相中泉州这块宝地,租一间破草房安了家。这天晚上,等街道上油灯、火把渐次熄灭,仲二悄悄地来到了刺桐港。大大小小的船舶,一条挨着一条。桅杆林立...
田洪波绰号“穿山甲”的爵爷把脚下的雪踩得咯吱响,围着衣衫单薄的娃小转着圈儿,皮笑肉不笑的。娃小把牙咬紧,等着爵爷发号施令。在这方圆百里的帽儿山,爵爷是占山为王的土匪头子。想入伙,全要由他过目把关,况且眼下正是战局最乱的时候。知道入帮的规矩吧?爵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