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昆英国著名导演诺兰的新电影《敦刻尔克》正在热映,电影再现了二战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这场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成功转移了约33万人。事实上,早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前,在距离欧洲万里之遥的中国,已经发生过一场影响整个二战格局的大撤退—宜昌...
毛翔鹏北宋末年,江南江宁府有个开茶馆的年轻人,姓李,人们都叫他李掌柜。李掌柜熬得一手好茶汤,因而客人络绎不绝。那日黄昏,街上行人渐渐少了,茶馆里的客人们也渐渐离去。李掌柜见时候不早了,就准备打烊了。在关门的前一刻,李掌柜听见门外传来一声沙哑的喊声...
林华玉清朝咸丰年间,青州府海韵县有一个杨家村,村里有一个杨七郎,与《杨家将》中的杨七郎同名。《杨家将》一书中描写杨七郎身高八尺,是个黑脸环眼捎带点暴躁情绪的少年英雄,使丈八蛇矛枪,勇猛过人。可杨家村的这个杨七郎身高却只有一米六,身上没有二两肉,一...
林素微据《河东记》记载,唐文宗大和八年(834年)的夏天,长安城仍如往常一般燠热,大街上亮白一片,行人都恹恹的,连街边的柳树也都无精打采地垂着。街头一处宅子里住着一个名叫段何的进士。七月的一天,段何同一班举子出去饮酒,一群人推杯换盏,纵酒欢歌,闹...
佟婕据说一百多年前,粤西之西江堤畔的瓶隐巷曾有一户住在巷尾深处的庄姓人家。入住前,卖家先说这宅子顺风顺水,搬进去住必定家道通达,末了又提醒他们切记不要到最西侧那所种竹有水塘的偏院去。尤其是那二层小楼上,最好上锁闲置,别让人搅扰。说是那楼上曾有人在...
杨海林我小的时候生活在一个叫三坝的小村,那里总共几十户人家,两三百人。“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村里要抓一个阶级斗争的典型,开会讨论了几天,总是确定不下人选—这个村几代人都是土里刨食的主,肚皮尚且惶,哪有心情管别的事?但这样的政治任务在当时来说是头等...
胡炎刀无刃,何以杀敌?然而,那无刃刀客,却早已被鹰城百姓传得神乎其神。戏园子,是鹰城最热闹之所在,达官贵人、商贾名流时有出入。园子对面,常年蹲着一位六旬老者,极瘦,着黑衣,裹蓝色围布,身侧一只修鞋箱,手中小锤、针线忙个不停。无人知其名号,只知姓梁...
刘艳茹那一年是民国二十九年。柳村,是永定河边的一个村庄,有几百户人家。秋天,庄稼割了,地净了,村边的永定河,水势也小了。庄户人有几天闲工夫,洗洗涮涮,喂喂自己的牲口,收拾收拾自己的农具。院子里、路边晒着新打下来的粮食。阳光暖暖的,粮食的味道让人心...
吴实明万历二十七年,春分刚过,十滴村来了两个人,引起一场不小的骚动。全村人都围着这两个人指指点点,有的甚至对着他们吐口水。这两人什么也不说,默默地走进一间破得快要倒塌的房屋。这一男一女都年近五十,女的原是本村人,名叫赵玉冰,瘸着左腿,拄着拐。村民...
陈敏康熙帝临终前的第二十一天,圆明园南的畅春园进入了万木萧条的冬季。康熙帝穿着厚厚的冬衣,冷冷清清地坐在长椅上,静静地等待着皇四子—雍亲王胤的到来。这已是他连续五次召见皇四子胤了。胤像往常一样,默默地走到皇阿玛身边。康熙帝伸出左手抚摸着胤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