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1470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宋家园
  • 谢汝茉
  • 孤树
  • 混沌虚空
  • 胡谈
  • 王笑

皇帝出行为什么要打伞说到伞,有一个歇后语最为流行,叫“和尚打伞—无法无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除了僧人不蓄发和打伞会遮住天空的客观事实外,就是因为古代用伞有规制,包括和尚在内,是不能随便打伞的,称为“华盖”的伞曾是中国帝王和贵族的御用品。这个...

浏览全文 阅读(17543)
民心“称”出好县官 2023-11-09 08:48

光绪四年(1878年),暴式昭出任江苏震泽县(今属江苏苏州)平望司巡检,负责维护当地的治安。虽然只是一个九品的芝麻小官,但暴式昭立志要有一番作为,清廉持俭,兢兢业业地为百姓服务。当时他所管辖的境内,有一个土豪聚集了一群地痞,并设立赌局骗取百姓财产...

浏览全文 阅读(17605)
二十年寻母到越南 2023-11-09 08:48

这是《苏州府志》里记载的一个故事。乾隆年间,有一个吴县的沈姓商人,自号栖云居士,做海外生意,主要跑东南亚。他有一次去安南国(今越南),结识了当地一位祖籍闽南的华侨之女,姓林。栖云居士娶林氏为妻,并在安南待了十多年,生有两男一女,长男起名叫沈仁业。...

浏览全文 阅读(17617)
慈禧照相 2023-11-09 08:48

鸦片战争后,大清被迫打开大门,很多新鲜事物随之而来,其中就包括洋人发明的照相术。但对照相这件事,民间和宫内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在民间,叫好声一片;在宫内,批判声四起。大臣们认为拍照会摄取人的魂魄,不仅“伤神”,还会“损寿”。摄影师手持照相机,...

浏览全文 阅读(17609)
草木染出皇帝之尊 2023-11-09 08:48

古代人主要是用天然染料染色的,因為天然染料产量极低,所以在古代是异常珍贵的。而且如果某种颜色的天然染料受到了帝王的青睐,甚至成为帝王的专用色,其身价也会立刻水涨船高。满朝朱紫贵—一个时代的写照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天然染料染色的国家之一,从紫草中提...

浏览全文 阅读(17592)
城隍庙夜遇 2023-11-09 08:48

李大栓好酒,终日自吹胆大,不惧鬼神。这年除夕,他酒醉与人打赌在城隍廟过一晚。旁人只作笑谈,李大栓却认了真,不顾家人的劝阻,提着盏灯笼,趁着酒劲上了山。进得庙内,李大栓把灯笼挂在柱子上,找了个避风的角落,铺了些稻草,倒下便呼呼大睡起来。睡到半夜被尿...

浏览全文 阅读(17605)
槐木引 2023-11-09 08:48

福州府官董平宣接到老家来信,说老宅前的一株槐木,今年被雷电击倒,烧成了黑炭,乡人挖掉槐桩,竟然在桩底下挖到一个木匣。打开木匣,突然蹿出一团乌影,一下子不见了。老家的乡人特派一个名叫阿牛的汉子,即刻起程,将此怪匣送至福州府。阿牛护匣上路,一路走去,...

浏览全文 阅读(17582)
张老娶妻 2023-11-09 08:48

据《玄怪录》载,张老是扬州六合人,经营菜园子为生,勤劳俭朴,小日子过得也算凑合。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扬州府衙幕僚、扬州六合人韦恕从任上返回故里,隐居清修。韦恕膝下只有一女,到了成婚的年纪,韦恕找来当地一位有名气的媒婆,请她帮忙为女儿找个好人家。张...

浏览全文 阅读(17610)
赵三贴 2023-11-09 08:48

清末民初,谯城南门里有一赵家正骨堂,主堂大夫姓赵,名重山,擅接骨,尤擅配制膏药,人称“赵三贴”。这赵三贴长得白白胖胖,又终日爱笑,活脱就是庙里的弥勒。可甭看他身胖体拙,手上功夫却是了得,碰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笑眯眯看着对方,伸出胖手这么一摸,...

浏览全文 阅读(17593)
爷爷的传奇 2023-11-09 08:48

在我印象中,无论是我父亲的家族,还是我母亲的家族,都不存在所谓的传奇。地域如此,一马平川,无山无水,就算遇见一个鬼,三里开外就能瞅得一清二楚,现跑都来得及,哪会有什么传奇呢?可母亲说:“我给你讲一个吧。”她讲了,我听了,还真算得上一个传奇。在我本...

浏览全文 阅读(17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