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山阿五是个皮匠,专做兽皮加工。他把收购来的生兽皮,用手工制作成熟皮,然后卖给人家做皮衣、皮帽或床垫。这行业虽然辛苦,但技术性很强,早年间在北方是很吃香的。这天,黑风岭上的黄三捎信让阿五去收兽皮。阿五起了个大早,翻山越岭跑了四十多里路,才在后半...
段明一灯笼赵叫赵德亮,武清县城关镇人。他开了一个灯笼铺,灯笼做得特别好,人们就送他一个外号叫“灯笼赵”。谁要是想买灯笼,得先付钱预订。即使这洋,灯笼赵的活儿还是忙不过来。正因如此,灯笼赵就定了一个规矩,每天只做3盏灯笼,3盏灯笼订满,只能往后排了...
杨进升明朝天启年间,乔应甲阁老回乡省亲,途经安邑县境,看见一条沟旁的官道上围着好多人。他跳下毛驴,挤进人群,只见大路一侧躺着一具男尸,脑浆迸裂,血肉模糊;尸旁有一少妇披头散发,啼哭哀号;少妇身后席地坐着一位老婆婆,双目圆睁,怒容满面;身边还跪着一...
宋月航明朝天顺年间,浙江杭州嘉禾巷里居住着一位老人,人称沈九。沈九家境富庶,平时闲来无事就喜欢养鸟、玩鸟。在他饲养的百鸟中,最令他喜欢的是一只画眉鸟。这只画眉不仅鸣叫起来特别悦耳动听,而且凶猛善斗,其他鸟类见到它都知趣地躲得远远的。更令沈九感到自...
刘向侠清末年间,在邳州大运河的北岸,有条直通大运河的南北街。街西住着家姓皮的,因他行三,大家都叫他皮三。皮三在路边支了个烧饼炉,每天半夜就起床,生炉子、和面,鸡没叫头遍,皮三的头炉烧饼就做好了。这天,皮三的头炉烧饼刚出炉,忽见摊前来了位妇人,头上...
王江贺一田三儿是南城有名的乞丐,别看他大字不識一个,但他机灵、活泛,特别会说讨喜的祝词儿,别人讨一个铜板,他能讨俩。这天晌午,田三儿正躺在路边睡觉,只听“当啷”一声铜板响,他一个鲤鱼打挺立马起身,端起破碗,一边点头哈腰,一边唱喜歌:“大爷大爷发大...
郭华悦一这村子虽小,但长寿斋的名气却一点儿都不小。长寿斋是老字号了,这么多年来,掌柜换了新人,但掌勺的一直没换。掌勺的老师傅须发皆白,被人尊称为王师傅。这王师傅来自何处,早已无人记得。村民们只知道,自从有了长寿斋,王师傅就在里头掌勺了。王师傅孑然...
陈志国话说范蠡在帮助越王勾践实现霸业之后,急流勇退,偷偷告别好友兼同乡文种,隐姓埋名来到齐国经商,随即富甲天下。合该范蠡有相国的官运,他又被齐王封为相国,帮助治理齐国。谁料想,正当范蠡的官运、财运亨通之时,他却又一次挂印散财,悄悄来到宋国的陶邑,...
黄胜清朝的时候,安徽屯溪有家“裕明茶庄”,茶庄老板叫胡明启,操持大半生,把茶叶生意打理得十分兴隆,在各地总共开了七七四十九家分号。但胡明启子嗣不旺,年近五十时才得了个独生子,取名清山。清山很聪明,从小跟随父亲跑生意,店里店外的事情早已知晓了不少。...
江舟北宋大将曹彬严于治军,尤重军纪,受到宋太祖赵匡胤信任,在北宋统一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宋太祖开宝七年,曹彬带兵平定江南。大军一路势如破竹,在采石矶架起浮桥,挫败吴兵,逼近了南唐都城。这时,曹彬手下将领都跃跃欲试,想乘摧枯拉朽之势猛力攻城。而曹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