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文学
《西藏文学》办刊宗旨: 贯彻“双百”方针,坚持“二为”方向,为发展西藏地区文学创作和文艺评论,积极培养、发展以藏族为主的创作队伍,出人才、出精品,繁荣西藏社会主义文学创作。主要读者对象: 藏区、国内及国外爱好阅读的文学人。
文集访问量: 7268 次
音乐列表
吉米平阶引子一雪崩之后,大地复静,空气似已凝固。雪粒的气味若隐若现。太阳出来,霰雪在融化,变成水珠渗进雪层的深处。引子二岭尕的雄狮王,没人告诉我为什么,放着岭地大王你不做,偏要远走没人的天边。引子三许多年之后,当索朗能够熟练地演唱《格萨尔王传》的...
刘梅由西藏作家协会、《西藏文学》编辑部举办的《凹村》《昨天的部落》作品研讨会暨文艺期刊座谈会,于9月30日下午在西藏文联二楼会议室举行,来自各期刊的主编、编辑、学者、教授共二十多人参会。会议由中国作协援藏干部、西藏自治区作协秘书长黄国辉主持。西藏...
黄国辉9月16日至20日,由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西藏自治区文联、江苏省作家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新诗百年论坛·少数民族诗歌创作”研讨会在林芝召开。西藏自治区文联主席、作协主席扎西达娃、中国作家协会诗...
陈大为在当代藏族汉语诗歌“原乡写作”的研究视域当中,优先浮现于众人脑海的肯定是在地的藏族诗人,因为这种名单最可靠。事实正好相反。原乡写作的先决条件是距离,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离开原乡越是久远,诗人越能发现在地人已经麻木的东西,由此挖掘出属于他个人或...
蔺一佳文章摘要:20世纪末,中国少数民族女作家以民族和女性的双重身份写出了大量具有文化寻根倾向的文学作品,她们的作品既有民族性的体验,同时又有女性的话语表达。本文将以藏族女作家央珍、梅卓为例,她们多元化的身份,使其自觉深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本原,从...
时间:2016年5月20日地点:中国民族博物馆对话人:张荣德(人类学者)关键词:西藏,北京,“85美术”,天体感,人神之间,行为艺术,姿势张:我们从上世纪80年代初你刚进藏时开始?翟:可以。张:我感觉比较惊奇的是:你们到西藏以后,还是能及时地掌握...
廖维有一天,一个陌生的头像不停地在我电脑右下角闪烁,一看是不熟悉的人,没有搭理。闲暇之余,看着不停晃动的头像,好奇点开一看!第一条信息:“你好!我们聊过一次天,不知道你还记得我不?因常看你空间的文,感觉你对情感分析的不错。”第二条:“在吗?”第三...
白晓霞最近,由于工作的原因,在美术馆见到了几幅油画中的高原的孩子,总觉得他们的自信没有被很好地表达出来,多数表情都停留在略带迷惘的淳朴层面。尽管我也知道这种状态是文化沟通过程中准确理解对方的必经阶段,但多少还是让我有一点心情忧伤。藏族的很多歌手在...
汪璐盛夏七月,一次意料之中的邀约,一趟意料之外的行程,让生活在古城拉萨的我来到了另一座中原古城的怀抱。3000公里的距离;20度的温差;2000米的海拔落差……告别高原的凉爽的风,它热浪扑面地迎接了醉氧的我。它赫赫有名,源于曾经那支人人都会吟唱几...
南泽仁泽仁一诞生就出家了,睁着一双迷惘的大眼睛。热窝拉空的老喇嘛纳嘎阿普用寺院放生鹿的奶汁把他一点点喂养长大。阿德奶奶带我去朝觐热窝拉空的那天,为我在藏袍上佩戴了一串月牙似的獐牙项链。我在热窝拉空山脚的泉眼前检浴时,看到水面升起一串明亮的月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