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2814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李椿
  • 谷一
  • 菊下香
  • 易梦
  • 香灵儿
  • 王笑
人性的弱点 2023-11-09 08:48

艳艳一个科学家得知死神正在寻找他,便利用克隆技术复制出了十二个“自己”,想在死神面前以假乱真保住性命。面对十三个一模一样的人,死神一时分辨不出哪个才是真正的目标,只好悻悻离去。但是没过多久,对人性的弱点了如指掌的死神,想出了一个识别真假的好办法。...

浏览全文 阅读(35768)

黄丽芬近日,一条名为“在农村挣一万元要多久”的短视频引起网友的广泛转发与讨论。视频中的老人纷纷表示,“四五个月挣不下一万块钱”“种地的农民,年份好了,一年挣个万把块钱就挺好了”,等等。网友的反应也分为好几种:有的感慨没有退休金的农村老人的贫困问题...

浏览全文 阅读(35760)
谈独立思考 2023-11-09 08:48

茅盾有人问:如何能独立思考?我想:这个答案可以很多,其中之一也许是洋洋万言,引经据典,而效果等于不着一字。但是,也还有另一方式的答案:不读书者不一定就不能独立思考;然而,读死书、死读书、只读一面的书而不读反面的和其他多方面的书,却往往会养成思考時...

浏览全文 阅读(35639)

齐世明年轻人踏入职场,乃人生一件大事。外甥小清如愿入職一家心仪的单位,兴冲冲地报了到,又兴冲冲地与我煲起电话粥,探讨职场新人的“体语”。什么是新人的“体语”?这种身体语言,是非词语性的身体符号,又叫肢体语言。这个话题新鲜有趣,让我想起一段故事:明...

浏览全文 阅读(35634)

刘吉同清代州县的佐杂,比如县丞、主簿、书吏、典史,尤其那些杂职官,都是些位居官场最底层的小官儿,因为见到的多是比自己大的官儿,故经常得磕头,因此,人们便用“磕头虫”来形容和指代这些小官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邱捷著《晚清官场镜像——杜凤治日记研究...

浏览全文 阅读(35657)
“求言”种种 2023-11-09 08:48

王俊良放过牛,当过乞丐的朱元璋,深知说真话,对一个政权的重要性。《明实录》载,登基两个月,朱元璋就下诏“求言”,号召群臣说真话,“盖爱君者,有过必谏,谏而不切者,非忠也。为国者,遇事必言,言而不直者,亦非忠也”。在“求言”的大环境中,洪武三年入仕...

浏览全文 阅读(35562)
“威”从何来 2023-11-09 08:48

阿金西汉时期,汉武帝让刺史乘坐公家的马车巡视,巡视内容主要针对官员及其子弟和地方黑恶势力为非作歹的行为。唐朝时,朝廷将全国划分为十个监察区,即“十道”,每道设巡按史,任期一年,代表中央巡察州县。至明朝正式确立巡按御史制度,在都察院设有“十三省巡按...

浏览全文 阅读(35519)
活成“套路”的人生 2023-11-09 08:48

刘荒田有一年感恩节,一群人去P家聚会。参与者包括在金融界任高管的主人P,四十多年前都是我的学生。只有一位素不相识,她叫K。P介绍我和K认识。K女士是广西人,住在马里兰州,刚从亚洲回来。她年约五十岁,一身名牌,举手投足充满活力,一看就是训练有素的专...

浏览全文 阅读(35449)
对一根木头的尊重 2023-11-09 08:48

刘亮程前不久,我在喀纳斯景区,一个山庄老板告诉我,说他那里有一根奇异的大木头,让我过去看一看。我对大木头一向好奇,就跟了去。一进山庄,果然立着一棵非常高大的木头,头朝下栽在土里,根须朝天张牙舞爪,我看了非常生气,对老板说:“你怎么可以把这么大的一...

浏览全文 阅读(35427)
还是“俗年”好 2023-11-09 08:48

蒋子龙在传统习俗中,数过春节的年俗最多、最繁杂,从腊八到二月二“龙抬头”,几乎天天都有讲头。年俗、年俗,年必须有“俗”,过年过的就是年后边的这个“俗”。许多年来,人们一直在抱怨“年味”淡了,实际上是,年俗丢得太多了,“俗”重年味就浓,“俗”轻年味...

浏览全文 阅读(35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