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选刊
《杂文选刊》创刊于1988年8月,最初名为《杂文家》,1993年更名为《杂文选刊》。杂文选刊》的办刊宗旨是“为百姓代言,替民众呐喊”,其目标是繁荣杂文、普及杂文。
文集访问量: 14288 次
音乐列表
萧立军我已经吃了六十年盐了。在这六十年的人生中,能令我记忆深刻的事情太多太多,但令我至死不忘的却只有一样——饥饿。我们姐弟都是在缺吃少穿中稀里糊涂長大的,之所以能在极其严酷的饥饿年代没有夭折而活下来,完全归于我们的妈妈——孙秀芳,是她的勤劳节俭、...
陈柏清父亲是个矜持的人,中年之后,世事磨礪,越发审慎内敛。但我却见过他骄傲的模样。那是兄长考上大学的夏天,录取通知书寄到了父亲的单位。兄长是我们那个小县城第一个重点大学的学生。白天父亲接受了一整天同事的羡慕恭喜。晚上父亲请了假,打算把通知书送回家...
刘世河《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有一个来自上海的大学生选手,他身材瘦高,眉目俊朗,是一个很阳光的大男孩。那期他虽然没能攻擂成功,但他在台上讲述的故事却让我牢牢记住了他。他是一名大三的学生,课余时间做了四份家教兼职,之所以这样拼,就是为了让妈妈和妹妹...
梁晓声我的一位中年朋友的父亲,便是从前年代的一名玻璃匠,他的父亲有一把德国造的玻璃刀。有次我这位朋友在我家里,聊起了他的父亲,聊起了他父亲那一把视如宝物的玻璃刀,心中感慨万千!他说他父亲一向身体不好,脾气也不好。他十岁那一年,他母亲去世了,从此他...
陈广会那一年我刚刚离婚不久,由于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想离开老家去另一个陌生的地方发展。在单位请了长假,我便带着不满两周岁的儿子坐上了南下的火车。在南方的一个海滨城市,我租下一间非常简陋的房子,暂时住了下来。白天我把孩子送去幼儿园,便四处奔波找工作...
钱月航去年孩子高一的时候,我们有幸接待了一位美国私立高中的同龄女孩,共同生活了一周。零距离的接触,让我从中美两个同龄女孩子身上看到了很多不同之处。来中国游学的这十几位孩子都是来自countryday(孩子们习惯翻译为国日中学)学校。据说这个学校的...
资摘那天,在地铁上,听见一对母子的对话。妈妈一边整理书包,一边叮嘱儿子:“妈妈在你的书包里放了牛奶,一会儿记得喝!”儿子嗯了一声,低下头。好一会儿,才抬起头说:“我可以不去读书吗?”妈妈摸着儿子的头说:“傻孩子,你不读书,干什么呀?”“但是妈妈你...
张达明作为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历史上首任女省长,艾莉森·雷德福自2011年上任以来,以大刀阔斧的改革精神,使地处偏僻山区的阿尔伯塔省焕发出一派盎然生机,各项经济指标也处于全国前列。令雷德福没料到的是,因为在一次公干时超花了差旅费,她被民众和党内议员揪...
高荣伟初中毕业后,我到澳大利亞一所中学留学。面对完全陌生的世界,生活和学习的艰辛可想而知。然而,很幸运,我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班主任——娜维耶芙·戈曼。戈曼是个黑白混血的女教师,四十多岁,和蔼可亲。在她的帮助下,我很快就融入了新环境。在小城卡尔古利...
侯兴峰朋友阿媚從德国旅游回来,我打电话邀她一起聚聚,算是给她接风洗尘。在饭店包间里,我把菜单推给她,让她点菜,可她只点了两三样莱就说“够了”。我很诧异,开玩笑说:“今天人少,保证管饱,你尽管点,吃不完咱兜着走。”阿媚摇摇头:“为什么那么浪费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