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选刊
《杂文选刊》创刊于1988年8月,最初名为《杂文家》,1993年更名为《杂文选刊》。杂文选刊》的办刊宗旨是“为百姓代言,替民众呐喊”,其目标是繁荣杂文、普及杂文。
文集访问量: 12835 次
音乐列表
田玉莲姥爷念过私塾,虽说腹中墨水不多,却极喜好收藏古玩和古画,并且花钱在小镇繁华地带租了一处房子,开起了一家经营古玩和字画的店铺。在一个春风依依、花开烂漫的日子,姥爷的店里走进一位衣着得体的客人。交谈中,姥爷得知此人是经营茶叶的南方商贩。那人在店...
[美]凯·黑兹其纽约大街上,一名原住民与友人走着,周围人山人海,汽车的喇叭声此起彼伏。突然,原住民停下脚步,跟朋友说:“我听见了蟋蟀的叫声。”“你不會是疯了吧?这么嘈杂,你怎么可能听见蟋蟀的叫声呢?”朋友不相信。原住民没有争辩,径自穿过人群,往街...
常润芳大多数人,往往在被事情“架”起来的时候,找不到一个台阶,让自己走下来。有时候,台阶可能是别人给的,但很多时候,台阶必须是自己找的。因此,要学着自己转弯,自己给自己一个脱身的理由。有一次,小叶老师正在讲课,发现最后排的一个学生在说话,于是就提...
张佳玮曾经有个叫韩宗儒的人,很爱问苏轼要回信。后来黄庭坚告诉苏轼:韩宗儒爱吃,他认识个姚麟,很喜欢苏轼的字;于是每次韩宗儒要到苏轼一封回信,就拿去给姚麟,姚麟就会给韩宗儒十几斤肉。苏轼听了大笑,但也没当回事。直到有一天,苏轼在翰林院,赶上皇帝生辰...
邓拓有的人擅长于说话,可以在任何场合,嘴里说个不停,真好比悬河之口,滔滔不绝。但是,听完他的话以后,稍一回想,都不记得他说的是什么了。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出不少。如果你随时留心,到处都可以发现。说这种话的人,有的自鸣得意,并且向别人介绍他的经验说:“...
王文昌宋朝的魏泰著有十五卷的《东轩笔录》,记录宋太祖至神宗六朝旧事。“笔录”文字沉实,钩取细微,颇具史料价值,《五朝名臣言行录》等书多有征引,可谓笔记著作的翘楚。书中载有一则“面上起草”的故事,读来新鲜之余,不禁悚然一惊。故事讲述当时的苏州通判陆...
李邑兰焦虑的家长遍寻“育儿宝典”,其实,先贤早已给出良方。先贤们并不提倡“鸡娃”,他们在家书、家规、家训里的方法论,可以说是一部“古代反鸡娃宝典”。说起“鸡娃”,江南古城苏州似乎是成功的“鸡娃之乡”——这里盛产状元,自唐至清一千三百年间有五百九十...
程学武夜读一组古典诗词,其中有几首是关于古代贪吏的忏悔诗。读罢,禁不住掩卷长思。最让人感慨的是蔡京。这位北宋权相,著名的书法家,在宋徽宗时,贿赂公行,贪污侵私,搜刮民财,数以千计。他妻妾成群,个人占有土地五十一万亩以上。全国上下大小官吏,争相向他...
迂夫子有一次,陪同教育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到一所小学调研劳动教育。这所小学开设了两种特色劳动课程,一种叫“鲁班坊”,一种叫“绣秀屋”。我们去调研的时候,鲁班坊里有一群男孩子在做木工,绣秀屋里则是一群女孩子在绣花。对于领导、专家的到来,大多数孩子都很好...
蓑依虽然无所事事并不能使人强大,但是强大也绝不仅仅是依靠忙碌。喜欢快节奏,有时只是因为停下来就会无所事事。我那些对自己要求很严格的朋友,身边总爱备一个小本子,或者用手机上的App,或者在网上开一个帖,以便把每天要做的事情像是列清单一样,一一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