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书目
《全国新书目》是中国新闻出版署主管、由新闻出版署信息中心主办的一份书目检索类期刊,该刊创刊于1951年8月,每月出版一期,全面介绍当月的新书出版信息。设有“书业观察”、“特别推荐”、“新书评介”、“书评文摘”、“畅销书摘”、“精品书廊”和“新书书目”等栏目。其中“新书书目”使用了国际标准图书分类法,读者可以简便、快捷地检索到所需内容。全刊信息多而重点突出,杂却有条有理。
文集访问量: 13253 次
音乐列表
徐世平研究民国史的人,一般都会去读一本书,冯自由的《革命逸史》。冯自由,1882年生,1958年5月6日在台北因中风去世,其原名冯懋隆,字建华,祖籍广东南海人。他是中国人,却出生于日本,其父叫冯镜如,英文译名金塞尔,生于香港,入英国籍,早年因受太...
龙子仲我时时有这样的感觉:民国人物比我们今天的人要牛气得多。大概在那时代,真正碰上了一轮王纲弛纽的乱世,士人心里似乎都很明白,自己要做自己的主,因为不再有人给他做什么主。所以那时候的人,仿佛都有一种亲手打造新世界的自信力在。唯其有了这种自信力,其...
这样很好如果有可能,我会希望我没有看过这本书。如果没有看过书,我去腾冲附近的和顺时只觉得那里像世外桃源。在和顺的一个小酒吧里跟吧主等雨停的时候,一个当地老头儿拐进来聊天,聊着聊着说到当年的远征军——如果有《我的团长我的团》,我想不会有这个话题吧。...
李士勋这部《黑塞画传》犹如一条生命的长河,首尾呼应,一脉相通。它的编者像一位高超的电影导演,利用蒙太奇的艺术手法,通过大量图片和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其中有一部分从未发表过——包括黑塞自己和他的亲人以及朋友的日记和书信甚至敌人的谩骂,立体地塑造了赫...
散木最近,看了蒋泥关于老舍的评传。老舍,新文学史上“鲁郭茅巴老曹”六位大师之一,蒋泥从他的“出生”、“出道”、“情爱”、“创作”、“离乱”、“个性”、“地位”、“自杀”等入手,大致概括了老舍的一生与创作。本文谨就老舍与胡风的过往作一讨论。在抗日战...
本书是导演陈凯歌的自传之第一部,从他1965年13岁考上北京四中时写起,直至1971年在云南建设兵团结束插队生活时止。在书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与共和国同龄人的成长的痕迹,在时代的激流中,他经过了怎样的冲刷扭曲洗礼,从一叶浮萍变成了一颗种子。本文摘编...
21世纪研究会21世纪研究会的7位专家把食物的秘密做成一道道纸上的开胃菜,告诉你:“如果只用舌头浅尝辄止,你至少浪费了口中食物一半的美味!”跟随味觉去旅行,即使暂时身在原地,思想已经周游列国,穿梭时空。世界上一半的美味在于食物,另一半在于对食物的...
《荒废集》依然延续了作者陈丹青以往敏锐的视角。该书中的“自由谈”9篇短稿是新的言路的尝试;3篇再谈鲁迅的演讲、3篇奥运会开幕式评析,是对历史与文艺的深层阐述;回顾70年代的长篇随笔,描述了十年浩劫中,几代人被荒废的命运。自80年代在纽约结识台湾文...
王剑冰《绝版的周庄》是一本精湛、典雅、抒情的小品集。文字的栏宽,行距的处理让阅读轻松悠闲,其中穿插的表现周庄的水墨画和速写使阅读富有层次感。品读中,周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貌不知不觉就出现在你的眼前。本书入选2008年度“中国最美的书”。你可...
刘易斯·布兹比在《书店的灯光》这本书里,作者不仅描绘了书店的氛围,回忆起自己阅读的启蒙,准确的将人与书店的关系比喻成“在人群中独处”。而且大半生与书和书店为伍的作者,还简单叙说了书与书店的历史,细数他所喜欢的位于世界各地的书店,还有许多跟书有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