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港文学选刊
文学刊物。旨在报道台港社会的文学情况,促进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内容雅俗共赏。本刊是中国大陆第一家专门介绍台湾、香港、澳门及海外华人华文作品的文学期刊。在海内外产生积极影响,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华东地区……
文集访问量: 8913 次
音乐列表
都是魏公村里人2020年4月24日,即世界读书日后一天,《厦门日报》第六版刊出该报记者邓宁对我的采访稿《他家藏两千册作家签名本:作家何况说“我对书真的很贪”》,披露我珍藏莫言师兄签名本的故事。报道写道:何况是家有藏书逾万册的真正读书人,爱屋及乌,...
■宋智明(中国福建)沈从文为什么喜欢虎耳草?虎耳草在小说《边城》里是一种很重要的植物,是美好爱情的象征。沈从文在《边城》里四次写到虎耳草,第一次见第十四节(见《沈从文小说选·下》,第264—26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12月北京第1次印刷...
王炳根雪地里的萧红在飞机上在上一个千禧年的最后的10天,我在南方的一个城市中匆匆打点行装,决意前往北方的一个寒冷的城市。从福州飞往哈尔滨,空中航程2489公里。这种大跨度的远程飞行于我来说并非首次,但却感到神圣。飞机在南京机场降落上客再次起飞后,...
■石华鹏(中国湖北)《霍乱时期的爱情》:世上没有比爱更艰难的事情一没有爱不是艰难的马尔克斯在他的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里很有感慨地说,“世上没有比爱更艰难的事情了。”说这话时马尔克斯58岁了,他的口气肯定和干脆。三年前也就是1982年他得到了诺贝...
■戴瑶琴等(中国辽宁)戴瑶琴主持人《大江》《大风》《大野》是体现内聚逻辑的三部作品,撕开人与土地结构成的紧密统一体,袒露出粗粝且积极的生命力。从一片地域,聚焦于其间的一个家族,再收缩为家族内的个人,我们看到了时代与选择的关系、选择与人的关系、人与...
孙绍振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只有一个人能和李杜有得一比,那就是苏东坡,他真是伟大,甚至比李杜更伟大,可就是没人讲他伟大。今天我要来发一点狂论,用苏东坡的话来说,那就是“老夫聊发少年狂”。其实,苏轼写这首词的时候在山东密州当行政长官,那时他才四十岁。...
■朱云霞(中国江苏)继第一部长篇《告别的年代》(2010)引发从叙事形式到文本内涵的诸多讨论之后,黎紫书沉积十载,于《山花》杂志发表了第二部长篇小说《流俗地》(2020),后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2021)。董启章说:“《流俗地》没有《告别的...
戴瑶琴《美人》是张惠雯第一部中篇小说,也是她于2021年底开始创作的三篇“县城美人”小说的第一部。小说追忆美人何丽留给一座小城的故事,流转于口头的是亦真亦假的情爱经历,盘桓于心头的是只能意会的审美启蒙。对于作者和读者而言,用文字与阅读共同挽留记忆...
■林语堂(中国台湾)著越裔译美国人是闻名的伟大的劳碌者,中国人是闻名的伟大的悠闲者。因为相反者必是互相钦佩的,所以我想美国劳碌者之钦佩中国悠闲者,是跟中国悠闲者之钦佩美国劳碌者一样的,这就是所谓民族性格上的优点。我不晓得将来东西文明是否会沟通起来...
林语堂张振玉/卷一/童年与青年宋仁宗景祐三年至嘉祐六年(一○三六—一○六一)第一章文忠公要了解一个已经死去一千年的人,并不困难。试想,通常要了解与我们同住在一个城市的居民,或是了解一位市长的生活,实在嫌所知不足,要了解一个古人,不是有时反倒容易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