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
《江南》杂志社1980年成立于杭州,翌年《江南》杂志创刊,经过三十余年的坚持和发展,现已形成《江南》(双月刊)、《江南·长篇小说月报》(双月刊)、《诗江...《江南》杂志社1980年成立于杭州,翌年《江南》杂志创刊,经过三十余年的坚持和发展,现已形成《江南》(双月刊)、《江南·长篇小说月报》(双月刊)、《诗江南》(双月刊)三驾马车共同驰骋,立足江南、辐射全国的“大江南”文学格局。 《江南》自创刊起,以刊发长、中、短篇小说为主,兼发报告文学、评论、散文、诗歌等其他体裁的文学作品,提倡体裁、题材、风格的多样化
文集访问量: 3417 次
音乐列表
□鲁敏祭典:实非神灵,乃是人间□鲁敏一印象中,我几乎没有参加过公共场域的大型祭典,一般都是家祭,大部分人的体验估计也多是如此:祭先人﹑祭亡亲,每年的清明﹑鬼节﹑除夕,有时还有亡亲的生日与忌日,点起纸钱,默默地凝视其慢慢打卷儿成灰﹑忽忽然飘举升空。...
于怀岸一那封从海南穿越万水千山来到我家的信,一直静静地躺在桌子上。夏天快到了。我每天坐在二楼的窗台前,呆呆地望着时而灰蒙蒙时而黑乌乌的天空,黯自神伤。这些天一直在下雨,整整十天,从早到晚淅淅沥沥的,一刻也不停歇。天气预报说这雨一周内是不会停的,要...
□乔叶南宗孔府记□乔叶孔府便门一这次随着《江南》杂志到浙江衢州,知道了两个词:泗浙同源,南北一脉。——孔子的两个脉流。很惭愧,在此之前,我只知道北孔曲阜。9月28日就是公祭大典之日,距现在还有六天时间,孔祥楷先生事务繁多,日程很满。原定下午三点的...
□傅小平非常观察苏联解体后,你不可不知道的俄罗斯文学□傅小平在后苏联时代,俄罗斯文学发展状况如何,值得关注和观察。此文部分文字曾在文学报刊发表过,为了让读者进一步了解俄罗斯文学现状,特以完整版刊出。俄罗斯文学,都去哪儿啦?因前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
□江北十九点三十分的约会□江北“李小碗”,朱艳阳说话时矮胖的身体倚在卫生间的门框上,眼睛瞧着背对着她﹑正在镜子前化妆的小碗,“有件事想跟你说说。”这是七月的早晨,挤压在玻璃窗上的阳光从窗纱没合严的缝隙钻进房间,闪着晃眼的白亮,这说明外面的天气已经...
陈仓爱山者仁,乐水者智,重树者为真善人。有人积德行善是想下辈子脱生为人,有人吃斋念佛是想下辈子修道成仙,唯有父亲敬树尊树喜欢树。他总告诉我说,他下辈子既不想上天,也不想入地,唯独想做一棵树。树把根扎在地下,最接近魔鬼的地方;树把叶伸入天空,最接近...
□李月峰锅里齐整整地躺着四条黄花鱼,一面已经煎出了焦黄色,晓路抬头看眼厨房门楣上挂着的石英钟,差十分中午十二点。她向锅里的鱼喷了几滴香醋,盖上盖子,将由电脑控制的平底锅的温度扭到最低档,走进屋,在窗前站了几秒钟。对面是一条坡道,如果路上没有特殊情...
陈仓父亲仅剩最后一点力气仅剩最后一束光的时候他不写遗书,不交代后事而是挖好墓穴,缝好老衣酿好柿子酒,供送他的人饮用他多年前就在房前屋后种下了泡桐割好了漆要给自己打棺材随时准备着自己把自己埋掉然后以一根草的形式从头再来——题记一、棺材是下辈子的家父...
□杨争光蓝鱼儿不是鱼,是蓝鱼儿。她正在院子里切红薯。她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不难看也不好看。切成块的红薯渗出许多汁液,黏在她的指头上,像抹了一层丰厚的奶油,用舌头一舔,立刻就能感到一种黏稠的甜味。蓝鱼儿就这么做。她不时地伸出舌头,在手指头上舔一下,...
□沐小风谁在耳语□沐小风我注意到林雪花,完全是因为李傲白。那天凌晨,大约两点半,李傲白给林雪花打了个电话,说:“雪花,我想……我想要你!”声音灼烫,几近嘶哑,完全没了往日那迷人男中音的悦耳与圆润。林雪花用睡意浓重的声音骂了两个字:“神经!”就把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