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英旅行叙事是一种抵达书写,出发—到达,如为顺境,记载奇闻逸事;如为逆境,讲述生存历险。故事是否具有“戏剧性”,依赖旅行者经历的多寡,这使许多关于旅行的写作,因先天“奇”“险”不足而应者寥寥。罗瑞·斯图尔特在《寻路阿富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张宪光民国初年的上海,以沈曾植为中心曾形成过一个学术圈子,成员以王国维、张尔田与孙德谦为主。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张尔田给陈柱的信里回忆说:“鼎革后,学堂停办,益葊(德谦号)遂客上海,时与诸遗老往还,与仆同见知于沈培老。时王静安亦来沪,仆因介与益...
蒋原伦我周围的同龄人,退休后有不少在学国画,而且是画山水居多,画花鸟鱼虫的相对少些。他们为何要学国画,而且是山水画?说实话,在大都市里,画高楼大厦、马路广场、熙熙攘攘的人群容易,画花鸟鱼虫也可以,就是画山水基本上没有摹本。但是现在的情形,学国画在...
童明巴黎,心向往之的浪漫之都。为什么是浪漫之都?值得一探究竟。透过旅游指南,先看到了凯旋门、香榭丽舍大道、罗浮宫、凡尔赛宫、埃菲尔铁塔、沙特尔大教堂。时装达人的目标,则是康朋街(RueCambon)三十一号的香奈儿时装店、罗浮宫旁边的时装和纺织品...
姜建强一太宰治将自己的小说称为“私小说”。荒木经惟将自己的写真称为“私写真”。那么,我们的一个思虑是:既然有私小说,有私写真,那是否可有个叫作“私春画”的,在枕边慢磨撕糜?这就想起葛饰北斋,这位日本浮世绘春画大师说过的一句话:“裹挟着人之精魂,欢...
尚刚铜镜是古人鉴容理妆的青铜用具,一般略如扁平的圆形。它们正面光滑明亮,用以照映,背面或者光素,或带装饰。艺术史关心的是那些带装饰的铜镜。铜镜的装饰大多随镜身一道铸出,装饰如果后加,一些以彩绘或錾刻手法做出,更华美的则嵌饰蚌片,甚至金银、玉石之类...
李庆西邺城《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写曹操讨袁熙、袁尚后返回冀州,造铜雀台于漳河之上。至第五十六回铜雀台筑成,便有大宴文武一幕。毛宗岗评曰:“曹操之有铜台,犹董卓之有郿坞也。”其实不能如此相提并论。铜雀台建在冀州邺城(在今河北临漳),是都城宫苑的一...
陈建华二十年前的一个下午,在哈佛燕京图书馆,像平时一样,在重城阑珊的书架之间踯躅、浏览、飘移,翻阅老旧杂志,见到《半月》,我眼睛一亮。每一期封面都是一幅彩画的时髦女郎,每四五册装订成一厚本,显然少有人碰过,尘封之下仍未褪色,偶尔夹着可以打折的书券...
陈思和中国五四新文学一脉传承的当代小说,基本上是在西方近代文学(尤其是俄罗斯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余荫下发展而来。其发展中略有变异。赵树理为代表的西北乡土文学是一次向传统文学的自觉回归,在当时抗战的环境下,回归传统即被视为顺应社会潮流,但顺应的是抗...
李庆西曹操活了六十六岁,前后与十几个女人生了二十五个儿子。这么说好像有些八卦,其实皆由史家传述。那些女人和儿子们,可据《三国志·魏书》武文世王公传开列如下:卞皇后生四子:曹丕(魏文帝)、曹彰(任城王)、曹植(陈思王)、曹熊(萧怀王)。刘夫人生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