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松芳一“食在广州”是关于广东最正面最响亮的一句民谚,而有谁知道,食色相伴,关于岭外风月的谚语—“少不入粤”或者“少不入广”,得名更早呢!而且,人们一般只知道“少不入蜀”之说,以其天府之地,生活安逸富足,会销蚀年轻人的奋斗精神,为什么又说“少不入...
黄德海一我自初中就在学校住宿,每到周末回家。上了高中,则每月回家一次,那时候一心想着长大,没有什么思家之念。上大学时,因路途稍远,变成了每半年回家一次。到第三个月的时候,忽然如染病疾,开始想念家里的热汤热饭,开始梦见村头那棵大树皲裂的树皮和每年新...
张伟劼“比起西班牙,我更喜欢拉丁美洲。西班牙文化给人的印象是阴郁的,拉美文化则更欢快……”前不久,我初识来我们学校讲课的勒克莱齐奥先生,和他用西班牙语进行了一次非常愉快的对谈。我特别留意到,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用“阴郁”(sombrío)这个词来...
赵一凡费正清晚年,显然迷上了末日故事。他的传记作者,为此还录下一个校园掌故。掌故说:费师垂垂老矣,可他爱用悚人的提问,来测试哈佛神童的IQ和EQ:“一场核战争毁灭了地球!请问地球上哪一个国家,最有希望存活下来?而且还能从零开始,重建这个世界?”学...
詹湛一个事实是,不管是哪本西方音乐史教科书,向来不会将瑞士这样的小国纳入讨论范畴。对此,我想不仅别国人没有什么意见,瑞士人自己也不大会有异议—“中立惯了”的他们大概总是好脾气的吧。一单看古典音乐领域,瑞士最著名的作曲家大约是如下三位:埃内斯特·布...
马慧元一美国人艾萨科夫(StuartIsacoff)弹钢琴、作曲、写钢琴音乐史之外,还写了一本小小的奇书:《调律—音乐怎样成为西方文明史的战场》(Temperament:HowMusicBecameaBattlegroundfortheGreat...
钱理群今年年初,我收到一封电子邮件,是一位名叫“楼庭坚”的大四学生写给我的信。他告诉我,他正就读于贵州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他和一群校内外的老师、同学、朋友组织了一个文化沙龙,每个月最后一周的周三晚上七点半开展活动,从二○一三年三月二十七日开始,已经...
唐德刚一席话改变董鼎山江苏文艺出版社新出《董鼎山口述历史》,捧读再三,诸多往事,清晰如初。诚如董先生书中所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曾有出版社希望他和董乐山一起写回忆录,两者汇总,可以呈现兄弟两人的不同历史。我也曾请董乐山写回忆录,但只写了几万字,...
陈家琪一、康德与黑格尔之别汉娜·阿伦特在《精神生活·思维》中讲到人的判断力时,认为判断力与逻辑无关、与理性无关、与学问的大小无关。在康德看来,讲到审美时,要讲判断力,在她看来,讲到实践和道德,特别是讲到政治时,更要特别强调人的判断力,为此,就有了...
杨炼现代汉语史诗,一个震慑的名字。细思之,又不免疑窦:“现代”而“史诗”,前者锁定当下,后者含括古今,不自相矛盾吗?矛盾在时间的二元对立,当“现代”被简化为“现在”,“史诗”被局限于“过去”,但深入来看,时间也可互相结构成内在的层次:“现代”赋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