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5870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我游冥冥
  • 混沌虚空
  • 沂河渔翁
  • 落红飘雪
  • 君羽飞霐
  • 林沐风

高朝先(作者系江西石钟山诗词学会副会长、石钟山诗词研究会会长)什么是田园诗?顾名思义是写田园的诗;什么是田园诗本位?同样顾名思义“位”在田园。就“田园”意义说,当代田园诗有不少似是而非现象,笔者谓之田园诗本位意义的“错位”,故而引为思考。观今宜鉴...

浏览全文 阅读(30921)
诗词评论的标准 2023-11-09 08:48

(按姓名音序排序)郭彧(湖北科技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院长、副教授):我认为,要讨论诗词评论的标准,必须要考虑对诗词的本体性认识,诗词“是什么”决定了诗词评论的标准。如果持“文以载道”的立场,将诗词理解为载道之具,那“道”承载的准确性、表达的力量度、...

浏览全文 阅读(31074)

李伟亮:高昌老师您好,很高兴您能够在百忙之中跟诗友们交流诗词创作的话题。说到诗词创作,不可避免地要讲到当下语境的问题,您对于诗词创作中处理“当下”这个话题是怎么看的?高昌:很高兴听到伟亮的声音,很愿意和诗友们聊聊诗,谈谈心。“当下”语境,是诗词创...

浏览全文 阅读(31125)

沙月(作者系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原副会长、楚凤诗社原社长)竹枝词文化走入寻常百姓家,为民间所喜闻乐见,与竹枝词创作“记录写实”的独特品性是分不开的。好多竹枝词爱好者看好这一品性,在创作中着力在叙事元素上狠下功夫,用情节与对话浓缩生活场景,反映新时期...

浏览全文 阅读(31186)

郭彧(作者系湖北科技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院长、副教授)读段维先生的校园题材诗作,感慨再三。作为一名身在象牙塔中的学者,段维先生将自身的见闻感知发而为诗,于他而言也许是一种日常化的书写,但于读者而言,却不难从中发现学者的傲骨、校园的斑斓、生活的诗意,...

浏览全文 阅读(31188)
叙事用韵,步武先贤 2023-11-09 08:48

星汉(作者系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华诗词学会顾问,新疆诗词学会会长)笔者以为,作诗填词必须严格用韵。押韵必须有依据,要么用平水韵,要么用《中华通韵》,因为这是“国标”。《词林正韵》和平水韵一脉相承,因此也可以看作“国标”。在《中华通韵》正式发...

浏览全文 阅读(31173)

江少川(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诗之国度也。诗骚、汉魏乐府、唐诗、宋词、元曲,几千年中华文明史,历史悠久、诗作如林、蔚为大观。传统诗词是中国化的格律诗,最能体现中国诗学传统之诗歌形态。随着炎黄子孙移居海外,尤其是20世纪的三次移民潮,...

浏览全文 阅读(31262)

莫真宝(作者系中华诗词研究院学术部副主任)十余年前,当代诗词从复苏走向复兴的话题就常常被诗词界高调言及。有人认为当世固然无单挑李白、杜甫之人,岂乏贾岛、姚合之辈?若一对一进行团体赛,今人未必输给唐人;有人甚至自信地喊出“超唐迈宋”的口号,以之为当...

浏览全文 阅读(31307)

陈国恩(作者系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近百年来旧体诗词的创作成就不容小觑,像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的诗词,“五四”一代和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作家,他们的旧体诗词,哪怕用经典古诗词的标准看,成就也是非常高的。鲁迅的旧体诗词写得...

浏览全文 阅读(31291)

欣托(作者系四川大学教授、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中心研究员)余知有安全东,以张孟。张孟者,达州奇人也。其人之多才多艺,尚可再得;其人之广交江湖之友而能忤人,则不可再得。张孟死,余为挽歌曰:“若非佳士不握手,必逢清景始写真。”张孟从达州来,尝遗余散文...

浏览全文 阅读(31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