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5953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宋家园
  • 南山2020
  • 宁星
  • 九满
  • 混沌虚空
  • 龙富金

屈原是中国南方诗学的鼻祖,他开创的楚辞体范式对中国文学史有深远的影响。李白《江上吟》诗云“屈平辞赋悬日月”,意谓屈原的辞赋像日月一样悬挂在天上亘古如斯,朗照人寰,时代变迁,而光景常新。刘勰《文心雕龙·辨骚篇》指出:“故《骚经》《九章》,朗丽以哀志...

浏览全文 阅读(25553)

三百六十行,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祖师爷。中华农耕是神农,教育界是孔子,瓦、木、石匠是鲁班,屠宰行业是张飞,纺织业是黄道婆,制笔业是蒙恬,相声行业是东方朔,涮羊肉行业是忽必烈……连小偷也有祖师爷时迁……大家千万不要拜错了。我们写诗的人的祖师爷就是屈原...

浏览全文 阅读(25505)
诗词创作之用典 2023-11-09 08:48

说到普及与提高,人们往往认为白描、不用典、大白话、读者容易看得懂是普及,而渊雅的风格和善用典故则属提高一路。其实这样理解并不准确。白话易懂之作艺术水平未必低下,诗词史上许多大家名家的经典之作,往往正是自然流畅明白如话、雅俗共赏的。渊博典雅首先是个...

浏览全文 阅读(25438)
中华诗学初探 2023-11-09 08:48

一、“诗言志”和“摹仿说”中西古代诗学的奠基之作,都产生在公元前三世纪左右。西方古代诗学的经典是亚里斯多德的《诗学》。鲁迅说:“东则有刘彦和之《文心》,西则有亚里斯多德之《诗学》。”《文心雕龙》和《诗学》是中西诗学理论的两座高峰。然而两者相差七百...

浏览全文 阅读(25374)

所谓诗学“三命题”指的是“诗缘情”“诗言志”和“诗缘政”之说。前两个概念大家耳熟能详,后一个则少见提及。个人觉得,从创作层面讲,“诗缘情”是基础,缘情之诗最容易打动人,也就最容易成功。而“言志”也好,“缘政”也罢,都要缘情而发,否则就容易成为说教...

浏览全文 阅读(25348)
程林诗词选 2023-11-09 08:48

行百里行程易,朝朝十里难。但凡人世事,还问窄和宽。山居山中草舍栖,松竹月俱齐。最可宽心处,相濡子与妻。镜当面人相识,空心对实心。转身无一迹,何处觅原音。出工足量阡陌梦量天,雾锁青山碧草连。手拉耕牛挑日月,荷来欢乐一篇篇。耕田一声吆喝太阳升,水溅云...

浏览全文 阅读(25277)

今读周清印君诗词,感其作品意蕴隽永,识才兼具,亦古亦新,迥出流俗。清代文学家叶燮论诗,提出才胆识力之说。其《原诗》云:“曰才、曰胆、曰识、曰力,此四言者所以穷尽此心之神明。”四者之中,识与才尤为重要。有识有才,离一个优秀的诗人便不远了。时事民生类...

浏览全文 阅读(25296)
周郎诗词选 2023-11-09 08:48

岳阳楼怀滕子京一纸岳阳贵,始传良牧声。英雄遍湖野,青史未闻名。肃杀之冬瑟瑟蒿茅草,似倒终未倒。天地怀大慈,慎杀一物少!戊戌端阳遥祭屈原雷鸣瓦釜志多违,香草美人无所依。扬子江吞千稔粽,诗魂憔悴鳄鱼肥。闻千古蜀道申遗百代多过客,咸言蜀路艰。骢亡荔枝道...

浏览全文 阅读(25234)

今人创作诗词,风格往往趋于凡近浅俗,取法唐宋,已经是奢侈的说法;妄言风雅、风骚,是否更加是一种空洞的高调呢?初一想,似乎是这样的。但正如韩愈所说“汲古得修绠”(《秋怀》之六),要想在诗词创作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造成高格调,就要深入地学习古人的艺术...

浏览全文 阅读(25199)

蔡世平中华诗词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的艺术。这种艺术的最大特点是以最精短也最精妙的语言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和最微妙的情感。文学艺术性是中华诗词的生命。但是,当代旧体诗词“文学性”式微和缺失是显而易见的。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谈旧体诗词,不能...

浏览全文 阅读(25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