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潮诗词评论
《心潮诗词评论》致力于反映当代吟坛的诗词研究、创作、评论的最新成就,主要栏目有“心潮新论”“吟坛撷英”“诗论纵横”“韵海探珠”“百家争鸣”“当代诗话”等,所发文章对诗词创作、欣赏均有很大帮助。
文集访问量: 5871 次
音乐列表
涂怀珵关于入声字及“双轨制”之我见涂怀珵对于“取消入声字”以示“改革”的动向,笔者曾经提出过“诗联改革应顺从其美”的意见。所谓“顺从其美”,意思是因势利导,发扬优点。中华诗词和“诗中之诗”的中国楹联最大的优点是它“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特性...
高昌风神摇曳山河气慨云水襟搦管生辉——读韩林坤诗词随感高昌我喜欢读韩林坤女士的诗词,已经很久了。虽然林坤女士与我素未谋面,但是她笔下这些佳篇美什,却又让我常有一种会心一笑的感动,倒仿佛是早就相识的样子。回头想,我可能是在《中华诗词》杂志第四届青春...
冰涵梦淡提炼诗意的若干尝试冰涵梦淡诗词的所谓诗意,就是能给人以美感、哲思、情趣的意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强调“意”的重要性,认为写诗填词应服从于创意,力倡“内美”,提出了诗词创作中以意胜的“有我之境”和以境胜的“无我之境”。近代文学家林纾认为...
向进青山河气慨云水襟怀——董必武同志悼挽类诗词读后感向进青董必武同志亲历了满清、民国初年、袁世凯篡国、北洋军阀割据、蒋介石篡权等五朝弊政,是南湖舟上中国共产党的十二位创始人之一。他一生曾数次锒铛铁窗,又几度留学海外;长期履险于白区,又艰难跋涉于万...
张福臣只有旧体诗是为自己而写——读《复兴诗草》张福臣《复兴诗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版),是一本以格律诗为体裁书写今天生活的新作。作家肖复兴自退休之后,重拾旧体诗,坚持八年学习并创作格律诗,取得一定的成就,并有一定的影响。其部分格律诗曾...
周向东在路上(节选)周向东1.由于寻找本民族文脉的文化倾向,当代诗的精神会在很大程度上向古典诗靠拢。一个新的植根(或融合)中国古典思想的哲学系统会诞生(这方面安乐哲、郝大维、成中英、杜维明、余英时、李泽厚、刘小枫、赵汀阳等等一批研究者,可以说是在...
杨逸明诗词创作当下发展的思考杨逸明当代创作诗词的人很多,中华诗词正走出低谷,从复苏走向复兴。好像什么人都能写诗词,诗词创作大军据说有几百万。读古人诗词佳作,特别是一些耳熟能详的唐诗,例如“白日依山尽”、“红豆生南国”、“举头望明月”……好像并无难...
刘声祥填词很难吗——谈谈我的感悟刘声祥我喜爱诗词,学习诗词,也写写诗词。写诗填词,成了晚年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叫做老有所乐。先学写绝句,再学律诗,然后填词。先填小令中调,后来也填长调。现在我不揣冒昧,也来谈谈自己的感受感悟和心得体会。一、词既...
蔡世平山水田园诗的昨天与今天(下)——以孟浩然为例蔡世平(接上期)孟浩然与李白、王维、张九龄、王昌龄都是诗朋文友,节操高尚。他与李白一见如故,与张九龄、王维不拘形迹。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中还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正月,朝廷下...
陈荣华中华竹枝词的传承与创新陈荣华中华竹枝词自唐代在文人笔下惊艳世人,绵延至今,成为各地“诗史”,以其宝贵的民俗研究价值和城市文化面孔的唯一性体裁样式,而备受各地文化建设工程所瞩目。所谓竹枝词,是一种平民诗歌,脱胎于三峡夔州民歌“花儿”(也叫“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