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评论
《中国文艺评论》(刊号CN10-1342/J)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月刊。 本刊竭力倡导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倡导说真话、讲道理,坚持导向性、专业性和学术性,努力发挥文艺评论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作用,努力成为繁荣文艺评论的重要阵地,引导文艺创作的重要力量,凝聚评论人才的重要平台,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健康发展。 本刊紧紧依托全国文联系统所联合和团结的各方面、各领域文艺理论评论工作者的力量,致力于
文集访问量: 6208 次
音乐列表
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是1994年1月正式成立的全国首家文艺评论家协会,其前身是全国第一个文艺评论团体——1981年成立于西安的“笔耕文学研究小组”。目前协会有会员312人,其中,中国评协会员56人,中国评协理事4人。评论范围涉及文学、戏剧、影视、...
■采访人:金妹肖宝云一、转折与契机:艺术是个体生命价值的不断展现金妹、肖宝云(以下简称“金、肖”):詹先生您好,您经历了由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到中央美术学院前后两个阶段的求学经历,而这恰好又是新中国成立的前后阶段,这种时代跨度对您有什么样的影响?...
■温新才从20世纪20年代的艺术大众化到30年代的左翼文艺运动,从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文艺创作导向,其核心都是“人民中心论”,它始终扎根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实践,是基于中国革...
■张鑫2022年9月1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相隔十余年对艺术学门类进行了重大调整,代表学术学位的学科目录仅设艺术学,着重史论研究,而在专业目录中设音乐、舞蹈、戏剧与影视、戏曲与曲艺、美术与...
■徐志博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于不久前落幕,那场简约、精彩、充满文化创意与科技时尚元素的开幕式获得了国内外观众和媒体的一致赞誉。与开幕式音乐相关的话题也引发了社会与音乐界的较高关注,众说纷纭,既有好评也有争议。其中,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诸如主题...
■李丽娜赓续于华夏文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基石,是培根铸魂的根本。曾几何时,“传统”已化身为一种“国潮”符号,国潮服饰、国潮设计、国潮音乐、国潮舞蹈……以国风、国潮命名的各种文化品牌应时而生。“国潮”并非是对“传统”一成不变的继承,而是...
■程樯引言伴随媒介融合之国家战略的纵深推进,作为新概念的“剧集”兴起,既有效地整合了电视剧与网络剧的分野,也逐渐地酝酿出日常化、生活化、移动化、倍速化、细分化的观看方式,更全面地形塑了以台网联动为主引擎的大视频制播格局,为视听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马琳70年来,风云际会中的《创业史》与其作者柳青被不断提及讨论,争鸣此起彼伏。近年来,柳青热度再起,这当然与特定的时代主题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对优秀现实主义文艺创作的某种呼唤。作为对作家柳青被热议推崇的回应,2018年西安话剧院创排话剧《柳青》,...
■王志亮后结构主义语言学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支撑性理论,在更为细分的后现代艺术批评中也是如此。在这方面,出现在各类文本中的德里达、福柯和拉康之名就是很好的证明。除此之外,本雅明算是一个异类,他在20世纪初提出的理论在那个时代并未激起多少波澜,却在后...
■袁济喜金元之际的诗论家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中发问:“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他所说的“疏凿手”也可以说是评论家的意思。时至今日,这一问题依然值得我们探讨,孔子所说的“温故而知新”,抑或可以作为对于古代文论再认识的启迪。一、批评与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