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评论
《中国文艺评论》(刊号CN10-1342/J)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月刊。 本刊竭力倡导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倡导说真话、讲道理,坚持导向性、专业性和学术性,努力发挥文艺评论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作用,努力成为繁荣文艺评论的重要阵地,引导文艺创作的重要力量,凝聚评论人才的重要平台,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健康发展。 本刊紧紧依托全国文联系统所联合和团结的各方面、各领域文艺理论评论工作者的力量,致力于
文集访问量: 6232 次
音乐列表
采访人:俞一帆陈钢简介: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1935年生于上海,早年跟随匈牙利钢琴家瓦拉和父亲陈歌辛学习钢琴与作曲。1949年,年仅14岁的陈钢怀揣革命梦参军至前线歌舞团。1955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丁善德、桑桐和苏联...
宫宝荣布莱希特叙事戏剧(或叙述戏剧)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创立,并在其流亡期间不断得到补充和发展,但直到二战结束、布氏回国创立“柏林剧团”之后才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真正成为完整的戏剧体系。在1950年代中期之前,布氏叙事戏剧在欧洲的知晓度十分有限。...
袁梦倩短视频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媒介,深刻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值得关注的是,在众声喧哗的短视频平台上走红的不仅有新潮酷炫的流行文化,还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近年来,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也成了短...
吉媛圆赵树理笔下频频出现“算账”的人和事。老恒元(《李有才板话》)、李如珍(《李家庄的变迁》)、刘锡元(《邪不压正》)、老万(《福贵》)等地主都是算账高手,他们精于算计、时刻盘算如何剥削农民,来获取最大收益。同时,赵树理也塑造了一批心中打着小算盘...
张志全董每戡先生系现代著名的剧作家、戏剧史家和戏剧理论家。早年在瞿秋白等人的影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投身于左翼戏剧运动。抗战时期,董每戡继续以戏剧为武器,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工作,为民族解放运动摇旗呐喊,创作了《神鹰第一曲》《最后的吼声》《保卫领空...
田湉“数字”是一个相对纯粹的技术概念。它是描述真实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一种编码感官数据(声音、音乐、动作、布景、服装等)的特殊技术,它允许信息被交流、改变、操纵,最终以一种复杂的、潜在的智能方式被解释。“数字表演”是表演的一种新范式,它“涉及计...
冯民生沈宝莲红色美术是指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动的中国现代美术形态变革和经典美术作品创作。它主要突出表现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现代美术变革与发展的历史,以及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不懈奋斗...
毛宣国意象美学是近些年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关注的焦点多集中在意象作为一个美和艺术本体的范畴其内涵如何界定上,以及意象如何作为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进入到现代美学体系中。实际上,意象作为一个审美范畴的提出,与中国古代艺术实践密不可分,意象范畴亦是...
7月9日,文化和旅游部在北京组织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简称“文艺演出”)专家研讨会,进一步推动文艺演出的新闻宣传和文艺评论工作。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饶权出席会议并讲话。研讨会上,陈维亚、朱海等文艺演出主...
李健在中西文艺理论和美学发展史上,艺术形象都居于核心的理论地位。任何文学艺术都必须创造艺术形象,文学艺术审美也以艺术形象为中心。不同的艺术门类,不同的艺术形式,艺术形象的呈现各不相同——可能是完整的人物形象,可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也可能是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