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评论
《中国文艺评论》(刊号CN10-1342/J)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月刊。 本刊竭力倡导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倡导说真话、讲道理,坚持导向性、专业性和学术性,努力发挥文艺评论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作用,努力成为繁荣文艺评论的重要阵地,引导文艺创作的重要力量,凝聚评论人才的重要平台,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健康发展。 本刊紧紧依托全国文联系统所联合和团结的各方面、各领域文艺理论评论工作者的力量,致力于
文集访问量: 6253 次
音乐列表
顾春芳什么是“微评”?微评是网络时代评论和大众传媒迅速融和的一种短小凝练的评论文体,它是互联网界面时代网络公共空间互动的产物。因此,微评这一文体的出现和传播与互联网时代的大众文化关系密切。本文主要关注文艺评论和文化评论领域的“微评”对文艺创作和舆...
汪涌豪从晚清到“五四”,特殊的历史环境和时代任务,造成了弥漫全社会的“青年崇拜”,青年一时成为时代的先锋。其实,青年从来就是并且将来仍将是这样的先锋。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不断听到人们对“70后”“80后”“90后”,甚至“00后”的抱怨,这些抱怨触...
张晶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中华美学精神”的核心命题,并将中华美学精神概括为“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
仲呈祥先生,1946年出生于上海,弱冠时西迁成都。1964年参加工作,曾教过小学、中学,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发表文艺批评与文艺理论文章,1978年调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同年赴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文学研究所师从朱寨先生,参加“六五”国...
东南大学艺术学理论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早在1906年,两江师范学堂监督李瑞清先生就在此设立图画手工科,开中国现代艺术教育之先河。在东南大学历史上,先后有许多艺术大师,如音乐教育家李叔同,戏曲研究和教育家吴梅,美学大师宗白华,绘画大师张大千、徐...
采访人:吴江涛一、翻译在我生命中没有句号吴江涛(以下简称“吴”):文先生好,您从事翻译工作已经半个多世纪了,在翻译界您又是一位高产的翻译家,直到现在您还在坚守自己的岗位,从某种角度讲,翻译也是一件苦力活儿,您没有打算给自己放假歇一歇吗?文洁若(以...
戢桂荣任毅陈仲义教授深耕诗坛近半个世纪,“定海神针般拒绝各种诱惑,保持持续的精神追求”,在新诗研究领域多有创新,发表现代诗学论著近300篇五百多万字。《现代诗:接受响应论》(以下简称为《接应论》)主要研究的是现代新诗的接受问题。2007年,陈仲义...
方奕德国浪漫派文学在西方文学史上,如同一座思想的宝藏,始终凭借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哺育着全体人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浪漫派文学在人类进入现代化进程之处所提出的种种问题,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一直在激发着人们持续不断地对现代性进行反思。浪漫派文学受到中国...
杨勇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中,“80后”身上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80后”属于改革开放后出生的年轻一代,既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福利,又受到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相对而言,“80后”书法群体更有自己的想法,更能表现出强烈的个性和开拓创新的锐意。近些年,书坛...
吴韩娴当《董生与李氏》在剧坛上获得巨大成功后,王仁杰开始将目光从泉州转移到江南。数年间,昆剧《琵琶行》、越剧《唐琬》《柳永》渐次唱响,吴越之地成为王仁杰精神上的另一处桃花源。相较以往,此时的剧作不再以曲折的剧情或激烈的冲突吸引观众,而是通过一唱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