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评论
《中国文艺评论》(刊号CN10-1342/J)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月刊。 本刊竭力倡导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倡导说真话、讲道理,坚持导向性、专业性和学术性,努力发挥文艺评论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作用,努力成为繁荣文艺评论的重要阵地,引导文艺创作的重要力量,凝聚评论人才的重要平台,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健康发展。 本刊紧紧依托全国文联系统所联合和团结的各方面、各领域文艺理论评论工作者的力量,致力于
文集访问量: 6285 次
音乐列表
范玉刚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新时代并非简单的历史判断及其时代变迁,而是政治判断和价值判断,它指向“强起来”的历史新纪元的肇端。在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新时代“强起来”的诉求中,一定离不开文艺的繁荣兴盛和“软...
林岗寒假得闲,断断续续读罢村水的小说《下广东》,开始读得很不畅顺,曾经一度放弃。这一方面是因为我认为小说文本确实存在不够流畅的瑕疵,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小说名声在外。连研讨会都在北京开过了,况且小说前序加附录共有五篇之多,我再来谈论,恐是多余。作者固...
冯庆“太人性的”与西方文明危机在18世纪的欧洲,受到卢梭的启发,知识界试图基于人的“自然本性”,建立普遍的美学标准。作为这类尝试中的代表,康德的美学诉诸人性中普遍蕴含的审美判断力,认为在每个人对先天形式的直观判断当中蕴含着“可交流性”和“公共性”...
张继刚《周易》与意象“意”的概念最早出现在《易经》中,《易传》云:“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其利,鼓之舞之以尽其神”。《易传》持“言不尽意”,又持“立象以尽意...
童强编者按:加强文艺评论,就要倡导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深化美学研究是文艺评论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提高文艺评论学术含量和公信力的重要基础。本刊长期关注美学领域重大理论问题研究,陆续刊发了多篇专题文章,本期推出一组文章...
采访人:孙光圻吴宗锡简介1925年出生于上海,笔名左弦、夏史、程芷、虞襄等,曲艺评论家、评弹理论家、诗人、作家,中国曲艺家协会顾问、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和上海文艺家终身荣誉奖获得者。吴宗锡是新中国评弹事业的开拓者和建设者,多年来积极推动...
宋展翎陈霄漪近年来,我国军事题材电影不断突破创新,涌现出一批受观众喜爱的优秀作品,凸显了丰富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的感召,起到了传播正能量、提升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2017年12月7日,由...
采访人:张永明一、诗与现实:成长中的剧作家张永明(以下简称“张”):何老师您好,作为当代剧作家,您能谈谈您的成长经历吗?是什么促使您选择戏剧,并最终走上戏剧创作这条道路?何冀平(以下简称“何”):永明你好,我的祖籍是在广西,不过我出生在北京,由于...
程健也不怕大家笑话,这些日子我又频繁地去刘桂花家串门子,跟着它和它的孩子们从家里到门外,从门外到村头,从村头到村外的湿地,溜达得高兴了,就离开它们跟赳赳跑到别的小岛上逛逛,小岛常住民们百讲不厌的龙年老汉家的故事,我也百听不厌!如果你也想听这精妙绝...
颜榴一、戏剧的交响美学2017年10月19日晚上,在浙江的乌镇大剧院,俄罗斯瓦赫坦戈夫剧院演出的《叶普盖尼·奥涅金》像一道闪电,以它不容质疑的完美的形式征服了我。如果不是通过立陶宛籍的导演里马斯·图米纳斯(RimasTuminas),俄国诗人普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