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文学
《湛江文学》是一份拥有国内外刊号、公开发行的文学杂志。《湛江文学》的前身是《湛江文艺》和《港城》,一份是地区文联刊物,一份是市文联刊物,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地、市合并,《湛江文艺》和《港城》也合二为一,成了今天的《湛江文学》。
文集访问量: 9209 次
音乐列表
为增强党员意识,激发广大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2020年6月17日下午,湛江市文联党支部一行13位党员,前往吴川市塘?镇樟山村红色文化教育示范基地——爱国将领张炎将军故居、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赤里村、湛江国际机场施工现场等地参观调研,并开展重温入党...
◎陈帮德在乡村,有一片天空叫作留守的天空,有一群孩子被称为留守儿童。他们留守着静立的大山,留守着无际的田野,留守着简朴的屋宇,留守着池塘的鸭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奔波劳碌。由于工作不稳定,他们不得不将年幼的孩子托付给年迈的老人照看。留守儿童看守...
张德明中年是一个人生命中异常重要的时间站点,经过岁月的锻打与淋晒之后,悄然生成的无数生命的领受和感喟,都会在我们内心深处涌荡、发酵乃至随时会冲决而出,仿佛雾霭一般,笼罩于匆匆前来的光阴之中,这已然成为中年情绪的主调。此刻,我与诗人南尾宫共享着关于...
◎钟大生邓宗龄是徐闻县龙塘镇槟榔园人。万历十一年(1583)春,22岁的他考上进士,五月他又在翰林院庶吉士考试中中榜。他考上进士已是粤西惊喜,后又更上一层楼登翰林院最高殿堂实属锦上添花,消息传回广东省,震撼全省。这是有史以来广东省最年轻的进士,也...
崔国发近年来,我对散文诗和中西哲学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海德格尔有言,诗歌与哲学是近邻。诗与哲学之间,既然是邻居,当然就可能会有过从甚密的来往。相处既久,诗与哲学便成了一对孪生的兄弟或姊妹,情同手足,彼此兼有诗神与智者双重的文化基因。那些深深浸透着...
◎曾权番薯嫂出生在盛产番薯的沙土园村。很早之前,她就是方圆几十公里乡村邻里人人公认的种番薯能手,所以村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没有直呼其名,只叫她“番薯嫂”。随着人们食物结构的变化和生活需求不同,昔日被外地人视为只能用来喂猪的沙土园番薯却源源上市交...
甘浩赵金钟先生是近些年来诗坛上较为活跃的诗评家,他出版有《中国新诗的现代性与民间性》等诗学著作,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理论与批评》《文艺争鸣》《诗探索》《文艺报》《诗刊》《星星》等刊物发表了数量可观的诗论、诗评;不仅如此,还偶尔一试身手...
◎刘春柳每当我说起我是胜利人,年纪大一点的人都会说:“胜利圩是‘贼子圩’”。我感到很奇怪,胜利圩怎么会有这么一个不雅的名字,是不是之前这里的小偷特别多?我特意问了村里年纪最大的老人,他跟我们讲起了关于胜利圩的故事:胜利圩是我们徐闻县最古老的圩场之...
齐凤艳笔名静铃音,有诗歌、散文、文艺评论发表在《芒种》《扬子江》诗刊、《海燕》《辽河》《散文选刊》(原创版)《中华文学》《羊城晚报》《精短小说》《人民日报》海外版、《黑龙江日报》等;出版、合译作品两部。那一小撮雪冬日在花坛最后一小撮雪中流连,温顺...
◎赵士火初至南京,首识梧桐。的士司机相告,街道两旁树干如手形,枝繁叶茂的,是梧桐树。又道,因为宋美龄女士喜欢,所以满城梧桐。“咦,这样”,小叹一声。不禁车窗外伸头细看,树叶层层串串,串串层层,堆满枝头,留下一树荫凉。宋美龄女士为何独喜梧桐?司机朋...